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共山共水共林,守護錦屏文書中的生態保護密碼

0
分享至


村民家中保存的確認權屬的錦屏文書。


今年3月,錦屏縣檢察院檢察官對林權登記情況進行回訪。

貴州省錦屏縣因青山似錦、秀麗如屏而得名,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2.18%,享有“杉木之鄉”的美譽。在錦屏縣的山林里,藏著一套延續了500年的“權屬密碼”——錦屏文書。錦屏文書系統記載了當地數百年林業經濟史,不僅是證明權屬的契約,還是當地生態保護的活態傳承。錦屏文書與“徽州文書”“敦煌文書”并稱中國三大歷史文書,2010年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然而,錦屏縣檢察院檢察官在辦理一起濫伐林木案時,發現林權證登記與錦屏文書記錄的“錯位”問題。該院通過依法履職,不僅督促糾正了多起林權登記“移位”問題,而且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對民間散存的錦屏文書進行有效保護,讓這一根植民間五百年的東方契約重新“活”起來。

濫伐林木背后有隱情

2020年11月,錦屏縣隆里鄉華寨村的農民龍某辦理了采伐許可證后,在自家山林采伐林木。2022年5月,錦屏縣林業局發現龍某涉嫌濫伐林木,經鑒定,其超范圍砍伐達52.55立方米,遂于同年5月19日將線索移送錦屏縣公安局。2023年7月,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將該案移送錦屏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這片山場自祖輩起就是我家的,契約里寫得清清楚楚,我在自家山林砍樹怎么就犯法了?”在對龍某訊問時,龍某反復提到一個詞——契約。在走訪龍某超伐部分的林場主時,他也表示按照契約規定這片林場確實是龍某的,不知道為何登記在自己名下了。

龍某口中的契約到底是什么?帶著疑問,承辦檢察官走訪了龍某的親屬及部分村民,了解到龍某家中有一疊傳下來的泛黃紙卷,其中一份是清道光年間的《分山契約》,載明山場四至“東抵嶺脊,西至溪溝,南接龍氏祖墳,北鄰王某山田”,另有一份是民國時期的《管護字據》,不僅有當時村長的簽字,還有四鄰的畫押,清楚記錄了龍某家族對這片山場的管護權。“這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我們村里從來沒有因為這個產生過爭議,也想不通龍某在自家林地砍樹怎么就犯罪了?”村民王某說。

隨后,承辦檢察官又走訪了當地檔案部門和文物保護專家。在專家的講解下,檢察官了解到,龍某所說的契約,正是當地傳承數百年的錦屏文書。從明代的山林買賣契約到清代的分山協議,再到民國時期的管護字據,這些寫在紙上、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成為當地群眾確認山林歸屬的“鐵律”。祖輩傳下的文書上記著哪片山歸誰管,子孫便依此照辦,相鄰山場主之間從無爭議。

此外,這些源自明清時期的錦屏文書,記載了農民間“共山共水共林”的集體管護機制,強調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每一份契約都明確劃分了砍伐界限和輪休周期,確保林木自然再生。這種生態智慧至今仍被村民自發遵守,這片山林也因此在數百年間仍然保持著有序管理。

既然契約規定了產權歸屬,又是村民之間一直認可和遵循的,又怎么會和林權證記載的范圍不一致?

“契證不符”并非個例

對此,承辦檢察官調取了林權登記部門的檔案,對比了龍某持有的錦屏文書與林權證,并聽取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意見,厘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來,2007年,錦屏縣作為全省第一批林權改革試點推進林改時,由于改革任務重、時間緊,相關部門對散落在民間的錦屏文書未做系統的調查收集,未將這些老契約作為確權的依據。加之以前測繪技術落后,檔案管理不規范,部分原始登記材料缺失或混亂,最終導致部分山場的林權證登記范圍與錦屏文書記載的實際管理范圍出現了偏差。龍某的案件,正是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

基于上述調查核實的事實,檢察機關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龍某濫伐的主觀故意,將案件退回補充偵查。公安機關退補后,撤回了審查起訴,后撤銷案件。

這起案件的發生源于林權證登記與錦屏文書記錄的“信息錯位”。檢察官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龍某的案件并非個例,還有其他因“契證不符”問題導致的案件已進入刑事程序。這些錯誤若不糾正,不僅會導致農民被錯誤追究刑事責任,更會因權屬不清導致山林管理混亂,讓農民失去通過綠色資源增收的機會,這片“綠水青山”也因此難以可持續發展。

2024年6月,錦屏縣檢察院分別向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完善林權登記程序,對“契證不符”的林權證全面清查,并依法予以糾正。檢察建議發出后,兩部門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結合村民手中的契約重新進行測繪。截至今年3月底,相關部門已對龍某與相鄰山場主的2塊林權宗地變更登記,糾正其余6本問題林權證,并將變更的林權證信息及時抄送公安機關,避免類似案件再次進入刑事程序。

“我要保管好這份文書,以后還要傳給我的孩子,讓他知道守護好這片山林,我們才能一直吃上這碗‘生態飯’!”拿到新林權證的龍某,激動地對檢察官說。

公益訴訟守護文化根脈

承辦檢察官在辦理龍某一案時,發現龍某家保存的契約雖字跡尚可辨認,但紙張已泛黃,在走訪其他村民時也發現,村民家中的近百份錦屏文書因蟲蛀、潮濕出現破損,部分字跡模糊難辨。

“錦屏文書是化解林權糾紛的‘活證據’,更是民族文化的‘活根脈’,保護不好,不僅未來權屬爭議難斷,500年的契約精神也可能斷代。”承辦檢察官介紹,有鑒于此,該院刑事檢察部門將相關線索移送公益訴訟檢察部門。

針對錦屏文書散落民間缺乏系統保護的危機,錦屏縣檢察院成立以檢察長為主辦檢察官的辦案組,采取林權糾偏與文書保護同步推進的辦案模式,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于2024年7月向檔案管理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對散落民間的錦屏文書進行系統保護。

檢察建議發出后,一場錦屏文書保護行動迅速展開。由于不少村民視家中的老契約為“傳家寶”,不愿交給檔案管理部門代管,檢察官與檔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入戶工作組,帶著《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文書保護條例》和修復好的文書樣本走村串寨,向村民講解錦屏文書保護的重要性。最終,村民的顧慮被逐漸打消,首批便有500份文書被村民主動送入檔案館。

對于仍堅持自行保管的村民,檔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利用便攜式掃描設備免費為文書進行數字化存檔,同時為每份文書提供專業修繕,用脫酸紙隔離潮氣、用糨糊修補蟲蛀缺口、按年代編號登記。截至目前,共有274份民間錦屏文書完成數字化掃描。

“林權證準了,老契約‘活’了,山林才能管得好、用得好。”承辦檢察官說。如今,錦屏的山林間,新證件與老契約共證權屬,法治與誠信同護生態,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愈發清晰。

錦屏文書是什么?

錦屏文書是產生在明清至民國時期,記錄和反映貴州黔東南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進步歷史的民間檔案文獻,是黔東南州各族人民500多年來從事農林業生產等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原始記錄,是各族人民生態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

2005年,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檔案局、省新聞出版局6部門聯合以在錦屏縣最早發現、錦屏縣最早開展搶救保護為主要依據,將這些民間檔案文獻統一命名為“錦屏文書”。2019年3月1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文書保護條例》經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批準正式施行。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劉鐘勛 文才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正義網新聞 incentive-icons
正義網新聞
北京正義網絡傳媒有限公司主辦
73062文章數 4195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平昌县| 长春市| 贺兰县| 富裕县| 鄂州市| 永清县| 钦州市| 柳江县| 波密县| 保定市| 山西省| 类乌齐县| 滦南县| 朝阳县| 呼玛县| 门源| 神池县| 治多县| 曲沃县| 玛多县| 界首市| 囊谦县| 大洼县| 万荣县| 旬邑县| 达日县| 诸城市| 嘉黎县| 阿图什市| 江孜县| 西昌市| 津市市| 茂名市| 云浮市| 辉县市| 礼泉县| 银川市| 玛沁县| 张家界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