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市東湖區揚子洲鎮漁業村的贛江江灣,一群被稱作“微笑天使”的江豚,時常成群躍出水面。它們追逐嬉戲的身影,成為贛江之上最動人的生態奇觀。這片長約2公里、寬 200米左右的水域,如今已有15頭江豚在此安家,“江豚灣”的美名也隨之傳遍四方。近年來,東湖區通過一系列精準有效的保護行動,讓這片水域成為江豚棲息的樂園,更書寫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篇章。
一線巡護筑牢生態屏障
清晨的贛江岸線生態長廊,江水澄碧如鏡,江豚騰躍時劃出優美弧線,鷗鷺相伴翩躚。為強化贛江漁業資源保護,昔日靠捕魚為生的村民,如今化身“護豚員”,對江豚活動區的非法垂釣、布網等行為開展日常勸阻與驅趕。今年以來,累計清理非法網具3副,勸離違規垂釣人員40余人次,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以實際行動守護江豚寧靜。
政策紅利滋養江豚家園
為讓江豚的微笑持續綻放,離不開系統的保護機制。東湖區專門成立江豚保護領導小組,出臺《南昌市東湖區長江江豚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明確對贛江洲頭、邊灘等淺水繁育場實施專項保護與修復,精準改善江豚棲息地生態。每年投入15萬元專項資金開展江豚活動區長效保潔,清理沿江垃圾雜物;大力推進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各項保護措施,不僅筑牢了江豚保護的前沿陣地,更讓“微笑天使”成為彰顯東湖生態魅力的關鍵載體。
科普宣傳點燃保護熱情
“江豚為什么總是在微笑?”課堂上,孩子們好奇地提問拉開了“保護環境、保護江豚”主題教育的序幕。環保志愿者在紅星小學,定期開展江豚保護科普授課,引導孩子們認識江豚、關愛江豚、保護贛江,帶動更多家庭與社會共同參與贛江大保護。同時,各部門還經常性開展生物多樣性宣傳活動,營造關愛水生野生動物的濃厚氛圍,讓“呵護江豚”的理念傳遍贛鄱大地,不斷提升保護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生態修復激活水域活力
自2023年以來,區政府與揚子洲鎮兩級聯動,以“江豚保護區域增殖放流”“洪城紅公益項目”等活動為重要載體,在贛江漁業村段持續開展生態保護實踐。截至目前,已先后組織5次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投放四大家魚魚苗近1000萬尾,一場以 “以魚凈水、以魚養水”為核心的生態治理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如今,贛江水域的漁業資源日益豐富,為江豚的生存繁衍創造了良好條件,形成水凈、魚歡、豚樂的良性生態循環,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
從政策保障到一線守護,從校園科普到生態修復,東湖區多措并舉為江豚編織起保護網,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溫情的“江豚灣”,每一次江豚的微笑,都是對生態保護工作的最美回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