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潮濕天氣較多,易孳生蚊蠅傳播疾病。近日,首都環境建設管理辦、市愛衛辦聯合開展滅蚊蠅工作。北京市蚊監測點監測數據顯示,蚊密度同比下降了15.42%。
按照“滅蚊關鍵在于清積水,滅蠅關鍵在于清垃圾、除臭味”的方法,北京市以居住小區、公園綠地、公共廁所、生活垃圾全鏈條管理等場所為重點,強化過程管理、增加消殺頻次、做好設施維護,確保滅蚊蠅工作取得實效。
物業企業在垃圾堆放點、小區綠地、電梯間、地下室等進行消殺;持續開展滿冒臟污問題專項治理,優化垃圾清運,避免桶站滿冒、垃圾積存;在桶站投放區域鋪設地墊,保持投放環境干凈整潔。投放高峰時段結束后,廚余垃圾桶及時蓋合桶蓋,增加消殺頻次。
北京常見蚊子種類
北京的蚊子種類繁多
但最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淡色庫蚊:
這種蚊子體型較小,顏色較淡。它們主要在夜間活動,喜歡在污水溝、下水道等環境中繁殖。
北京的淡色庫蚊幼蟲一般在5月份出現,7-8月達到成蟲全年成蚊高峰期。冬天在地下室、地下車庫、花房、防空洞等場所過冬,第2年春天可以直接飛出來叮人吸血。
2. 白紋伊蚊:
又稱“花蚊子”,因其身上有白色條紋而得名。這種蚊子不僅在夜間活動,白天也會叮咬人。
它們喜歡在小型積水容器中繁殖,如花盆、水桶等。它們叮人高峰期一般為上午6-8點和下午5-7點,以下午為主。
3. 中華按蚊:
這種蚊子體型較大,翅膀上有明顯的斑點。它們主要在夜間活動,喜歡在水田、沼澤等潮濕環境中繁殖。它是黃昏活動吸血型,日落后1-2個小時之間是刺叮高峰。
北京地區,中華按蚊的密度高峰一般出現在6-7月。冬天中華按蚊以成蟲越冬。
做好入夏蚊蟲叮咬防制工作
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積極做好蚊蟲孳生積水的清除工作
蚊蟲的一生可分為成蚊→卵→幼蟲→蛹四個階段,其中卵、幼蟲、蛹皆生活在水中,只有成蟲在陸上生活,所以“蚊蟲防治,治水為先”。
這就要求搞好室內外衛生,清除各種廢舊雜物,減少蚊蟲棲息場所。家庭種養水生植物的水體要堅持每周換水一次。房前屋后不常用的盆盆罐罐應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積水。
2、做好蚊蟲的綜合防制工作
首先,要完善防蚊設施,檢查修繕自家的紗窗、紗門。
其次,使用物理防治,如使用蚊帳、滅蚊燈、電蚊蠅拍等物理方式予以殺滅。
最后,在了解正確使用方法后,也可以使用液體蚊香、氣霧罐等殺滅成蚊。
3、外出要做好防蚊準備
戶外活動盡量著淺色衣物,長衣長褲,可以抹一些驅蚊劑或使用含有效驅蚊成分的(如避蚊胺和驅蚊酯)驅蚊花露水。
4、正確應對蚊蟲叮咬
蚊蟲叮咬以后不要反復抓撓,一般10-15分鐘后,癢感就會明顯消失。
也可用肥皂水或鹽水清洗止癢,或可用復方爐甘石洗劑等外用藥物進行處理。
來源:綜合北京晚報、氣象北京、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編輯:孫迪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