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蘭州,正以"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契機,通過一系列千畝級土地規劃項目,勾勒出一幅城市發展的全新藍圖。從產業新城到生態走廊,從交通樞紐到文旅綜合體,這些地塊的開發不僅承載著城市功能升級的使命,更在鋼筋水泥間書寫著人文關懷的溫度。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九州片區以超萬畝級土地規劃成為城市擴容新引擎,其戰略價值絲毫不亞于其他六大工程。
一、城關未來產業園:北拓戰略的產業引擎
作為蘭州科學城的核心板塊,城關未來產業園規劃總面積達1194.79畝,是城關區北拓戰略的重要載體。該園區以"算力科技與智能制造"為核心,規劃建設智能經濟產業基地、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項目。其中,蘭州縱聯冷鏈物流及食品加工產業園已于2025年啟動,占地622.722畝,總投資35億元,涵蓋冷藏冷凍、食品加工、國際貿易等功能,預計2027年建成后可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拉動200億元GDP。園區還規劃了332畝工業用地,重點引入航天信創、智慧醫療等產業項目,計劃2025年拿地即開工,目標打造西北最大的智能經濟集群。
二、安寧AN-34單元:產城融合的示范樣本
安寧區AN-34單元規劃總面積3900畝,是蘭州科教宜居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單元以"產業+居住"雙輪驅動,布局工業用地536.7畝、居住用地603.3畝,并配套建設高中、小學、養老院等公共服務設施。根據規劃,園區將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研發辦公等產業,同時引入軌道交通7號線和8號線,打造產城融合的現代化產業單元。目前,園區內多條道路已啟動建設,預計2025年全面開工,2028年逐步交付使用,建成后可容納2萬人口。
三、中川機場三期擴建:西北航空樞紐的躍升
中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蘭州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關鍵項目。此次擴建涉及1743.45畝土地平整工程,包含航站樓東片區、西片區、南片區及4處取土場,總投資5575.97萬元,計劃2025年4月竣工。整個擴建工程按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設計,新建T3航站樓、兩條4000米跑道及綜合交通中心,預計2030年全面投運后,年旅客吞吐量將提升至3800萬人次,進一步鞏固蘭州作為西北航空樞紐的地位。
四、城關鹽場片區:黃河沿岸的城市更新
城關鹽場片區規劃總面積3258.3畝,是蘭州黃河風情線建設的重要節點。該片區分為核心服務、現代居住、科技研發、黃河風情四大風貌區,規劃居住用地1132.5畝、商業用地94.95畝,并配套中小學、醫療、綠地等設施。其中,黃河風情風貌區將依托徐家山森林公園和五一山森林公園,打造濱河生態走廊;科技研發風貌區則聚焦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目前,片區內多條道路已啟動前期工作,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工,2028年初步建成。
五、榆中生態創新城:西部科創高地的崛起
榆中生態創新城以蘭州大學北校區為核心,規劃2000畝建設用地用于科研轉化和產教融合項目。其中,蘭州大學北校區總投資51.9億元,已完成12個產教融合項目規劃方案,包括校友經濟示范基地、科研成果轉化中心等,計劃2025年全面開工。此外,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西北創新基地、高等工程研究院大樓等項目也在加速推進,預計2026年建成后將成為西部創新策源地。園區還引入成都"羅賓漢"儲能總部、廣東"易事特"研發中心等項目,形成低空經濟、新材料等產業集群。
六、蘭州歡樂星城:文旅融合的標桿之作
蘭州歡樂星城主題樂園項目位于城關黃河北岸,一期占地2950畝,總投資50億元,計劃2025年開工建設。項目以"黃河文化"為核心,規劃建設中華黃河文化會客廳、"大美甘肅"自然博物館群、西部旅游集散服務中心等板塊,融合沉浸式演藝、科普研學、生態農業等功能。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量超500萬人次,帶動周邊30萬畝種植基地升級,成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精品示范樣板。
七、九州超萬畝規劃:北拓戰略的價值重估
1. CG-07單元:6482.25畝產城融合樣本
作為《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科創宜居片區的核心單元,CG-07東起T467號路、西至山體,總面積達6482.25畝,其中城鎮開發邊界內可建設用地3653.70畝。規劃呈現三大特點:
- 功能復合化:布局937.95畝居住用地、997.8畝工礦用地、842.7畝交通運輸用地,形成“居住+產業+交通”的三維空間結構。例如,CG-07-1地塊(595.5畝)重點發展工業,CG-07-2地塊(598.35畝)則以居住為主,配套28.95畝中小學用地。
- 配套能級躍升:規劃高中、初中、小學教育用地各1處,區級文化設施、醫療設施、福利設施各1處,同時設置火車站、客運站、公交場站等交通樞紐,解決長期困擾九州的配套短板。
- 生態與產業共生:保留278.85畝綠地與開敞空間,依托山體和烏瑪高速連接線打造生態屏障,同時引入綠色制造產業,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
2. CG-31單元:4465.5畝居住功能強化
該單元位于九州核心區,總面積4465.5畝,重點調整用地性質以擴大居住供給:
- 用地結構優化:原醫療衛生、行政辦公用地調整為商業和居住主導用地,部分二類居住用地置換為教育用地,最終形成1485.9畝居住主導用地、110.9畝商業用地、695.4畝綠地的空間格局。
- 人口容量擴容:規劃人口容量達5.8萬人,較此前提升30%,通過優化路網(如新增B404號路)和公共服務設施(如新建24班小學)支撐人口增長。
- 產城聯動探索:在保留部分工礦用地的同時,將工業用地占比從18%降至7%,轉而引入數字經濟、文化創意等低能耗產業,實現傳統工業區的轉型升級。
3. 交通與基建的立體升級
- 北環路快速化改造:作為2025年蘭州交通大會戰的重點項目,北環路九州段快速化改造工程采用“下穿短隧道+地面燈控平交口”方案,在羅鍋溝大橋以東節點建設東西向隧道,預計2025年底通車后,九州至城關核心區車程將縮短至15分鐘。同步實施的B404號路(362米雙向四車道)已于2025年4月通車,形成“右進右出”的T型路口,分流九州大道30%的交通流量。
- 地下管網綜合治理:投資3.28億元的北環路九州段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將提升改造雨水、污水、給水等管線2.62公里,遷改架空電力電桿26座,并新建安全生產基礎設施通道340米,徹底解決區域內澇和管線老化問題。
- 教育醫療配套:五十一中九州分校(總投資5.55億元、占地100.39畝的60班中學)已完成選址核準,預計2026年開工,建成后可新增學位2700個;城關區政府與甘肅省中醫院合作建設的甲等綜合性中醫院已簽約,規劃床位500張,填補九州高端醫療空白。
4. 規劃背后的深層邏輯
- 城市擴容的戰略縱深:九州作為蘭州北拓的“橋頭堡”,此次規劃通過超萬畝土地釋放,將城市開發邊界向北延伸至烏瑪高速連接線,與青白石、福源新城形成連片發展態勢,構建“主城-北拓”雙中心格局。
- 產城融合的創新實踐:區別于傳統的“臥城”定位,九州規劃強調產業導入與居住功能的平衡。例如,CG-07單元的工礦用地重點引入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預計可創造1.2萬個就業崗位,實現職住平衡。
- 生態安全的剛性約束:在大規模開發中,九州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保留山體、溝壑等自然肌理,通過新增278.85畝綠地和“三帶環繞”的慢行體系(大砂溝、石門溝、黃河),構建“山-城-河”共生的生態格局。
結語:在土地規劃中觸摸城市心跳
2025年的蘭州土地規劃,不僅是城市空間的重構,更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從千畝產業園區到生態文旅綜合體,每一塊土地都承載著發展的希望。在鋼筋水泥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冰冷的建筑,更是對居民生活的關懷、對產業升級的探索、對生態保護的堅守。
探尋城市超級工程的鋼鐵詩意,用細膩筆觸拆解建設密碼,在鋼筋水泥間拾綴人文星光,每日為你鋪展工程美學的流動畫卷。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歡迎探討指正和保持理性評論!
來源:建客心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