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這樣的宣傳:
“德國大學免學費,讀預科就能直升!”“德語B1就能去德國讀大學,門檻不高。”“國內成績一般也能申請,德國留學適合普通家庭。”
這幾年,“德國預科”在國內升學市場被吹得很熱。但當你真的開始調研、準備材料、刷德語時,你會發現一件事:
德國預科根本不是誰都能讀的。真正能讀、讀得了、讀得下去、能銜接上公立大學的預科,是有硬核門檻和系統要求的。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來拆掉關于“德國預科”的最大誤區,打破“留學捷徑”的幻想,幫你搞清楚——德國預科到底適合誰?又該怎么選?
你以為門檻低,實際篩人狠:入學前置條件全解析
德國預科并不是“想去就能上”的語言學校,而是德國大學本科的正式銜接課程,門檻的嚴格程度甚至高于英國、澳洲等國家的預科。
對中國學生而言,申請德國預科前,首先要滿足兩個基本前置條件:
學術資格:擁有中國認可的高考成績或國際課程背景(如A-Level、IB)。如果走“高考路徑”,成績至少需達到國內本科錄取線,并通過APS審核。
語言等級:絕大多數德國預科要求申請人至少達到德語B1等級(部分B2起步),還需通過TestAS考試或校內入學考試,語言與學術雙重審核。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在國內高考成績未達標,或者德語未完成B1學習,就算花再多錢報中介,也無法獲得合法錄取。
德國預科是“銜接型教育”,不是“逃避型選擇”。它是進入大學的跳板,不是低門檻的落腳地。
不是“有預科就能上”,選錯學校可能白讀一年
很多家長誤以為:反正都叫“德國預科”,選哪個學校無所謂。
錯!大錯特錯!
德國的預科體系主要分為兩類:
公立大學直屬預科(Studienkolleg):錄取嚴格、學術標準高,學生完成預科并通過Feststellungsprüfung(預科結業考試)后,可申請德國絕大多數公立大學。
私立/合作預科項目:部分學校由教育機構與大學合作開設,項目質量參差不齊,是否能順利升讀目標大學,取決于項目本身是否被目標院校承認。
2023年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報告》指出,近三成私立預科學生在預科畢業后未能順利銜接入讀大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學校資質與課程不匹配”。
所以,選預科前,一定要問清楚:
是否有目標院校背書?
是否能對接TU9類工科院校?
是否包含Feststellungsprüfung考試?
是否提供簽證支持、語言強化、升學輔導等配套服務?
預科不是萬能鑰匙,它是對接本科的工具,而工具的精度,決定你能通向哪扇門。
文理分軌+語言起點:預科課程不是“一刀切”
在德國,預科分為不同方向,申請時必須明確專業類別,對應的是未來想申請的大學專業。最常見的分類有:
T-Kurs(理工類):數學、物理、化學,適合申請工科、信息技術等專業
W-Kurs(商科類):數學、經濟學、德語,適合申請經濟、管理等專業
M-Kurs(醫學類):生物、化學、德語,適合申請醫學、牙醫等專業
G-Kurs/S-Kurs(文史類):歷史、德語、文學、社會科學
這就意味著:你不是“先讀預科再選專業”,而是讀預科前就要定好專業方向。
同時,根據不同學校設置,有的預科項目要求B1德語起點,有的要求B2,甚至配套“語言班+預科”一體化課程,如梅爾頓德國預科每周德語課達17節以上。
沒有扎實的語言基礎,預科課堂你根本聽不懂。別指望“到了德國再學德語”,那是對孩子留學體驗的極大誤判。
德國留學的核心吸引力不外乎三點:免學費、文憑硬、就業好。
而德國預科,正是進入這條路徑的“第一扇門”。
但門檻不低、路徑不寬、誤區不少。想要真正走得穩、升得上、畢業快,就得在進入預科之前,把語言、背景、課程方向與目標大學一一匹配清楚。
真正能讀德國預科的學生,不是“誰都能上”,而是那些做足準備、選對路徑、匹配系統的人。
如果你還停留在“預科隨便報,德語到時候學,學校都差不多”的階段,那你距離德國本科,只差一場認知災難。
評論區聊聊:你是不是也曾誤以為德國預科是“留學門檻最低”的方案?你最關心哪方面的真實信息?歡迎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