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紀德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同時他在西方思想史上也有重要位置,薩特、加繆等人都曾將紀德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
《窄門》是紀德的代表作之一。
“窄門”在西方語言中,是“正門正路”的意思,是可以通往永生的門。
現實中,紀德和表姐相愛,但母親反對,直到14年后母親去世,這對戀人才如愿結婚。
紀德本以為從此進入了“窄門”,但婚后生活卻全是難堪。
他將對愛情和婚姻的反思寫成了《窄門》一書。
初讀這本書,覺得女主太矯情了。
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再讀此書,才醒悟,婚姻幸福不是找到一個完美的伴侶,更不是一味地包容與妥協,而是學會順應人性。
01
愛具體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
托爾斯泰說:“如果你追求完美,就永遠不會滿足。”
在愛情中,過于追求完美,其實是對自己殘忍。
阿莉莎和杰羅姆這對表姐弟深深相愛,他們的愛也得到了長輩的支持。
但阿莉莎從小受家庭和宗教的影響,養成了追求純粹和完美的性格。
她發現妹妹也愛著杰羅姆,就主動退出,想讓妹妹和杰羅姆結婚,妹妹匆忙中嫁給了另一位求婚者:葡萄園主愛德華。
后來,敏感的阿莉莎發現,在杰羅姆心中,自己是被美化了的,她便想出個主意,故意穿上不合身的低質衣服,梳著不適合自己的發型,把床頭上倆人都喜歡的書換成宣傳小冊子……
總之,她讓自己從外表到內在都換成平庸的樣子,也是她自認為的婚后的樣子,以此來考察杰羅姆的反應。
當她從杰羅姆的眼中看到失望后,就認為杰羅姆并沒有深深地愛著她。
既然結局不完美,那就沒必要開始了,所以杰羅姆一再求婚,阿莉莎卻只是拒絕。
最終,阿莉莎選擇遠離杰羅姆,以維護心中那份圣潔完美的愛情,在療養院中孤獨地郁郁而終。
苛求完美的愛情,如同手握沙礫,攥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阿莉莎渴望一份純粹到不染塵埃的愛,卻在追求完美的執念里,親手推走了觸手可及的幸福。
她設計的“平庸測試”,看似是考驗杰羅姆,實則是自己無法接納真實、懼怕幻滅的投射。
婚姻不是找到一個完美的伴侶,而是學會與一個真實的人共同成長。
真正的深度聯結,恰恰是在看見對方的不完美,甚至庸常之處后,依然選擇靠近、理解與珍惜。
“完美”的執念是愛的牢籠,而接納真實,才能讓愛如晨露般在平凡土壤里滋養生長。
02
愛柴米油鹽的踏實,而非風花雪月的虛浮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到吃飯、睡覺、穿衣、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就不會長久。”
過于追求浪漫,并不是真正的生活。
牧師家的養女露希爾美貌出眾,性格奔放,布科蘭從國外工作回來,倆人一見鐘情。
剛好牧師正擔心越來越大的露希爾的行為,會影響到自己的親生女兒,急于把她嫁出去。
倆人很快就結婚了,并生了兩女一子。
但他們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露希爾喜歡遐想和享受,熱愛華服,而布科蘭則踏實簡樸。
露希爾希望丈夫能理解自己的浪漫追求,布科蘭卻希望露希爾能為了家庭而改變,能夠好好照顧兒女,平凡生活。
終于,露希爾再也無法忍受生活的柴米油鹽,帶著壓抑和不滿,逃離了家庭,留下布科蘭一人孤獨而終,也給兒女的生活造成了影響。
這段失敗的婚姻,恰恰印證了那句樸素的老話:過日子,不能太高估枕邊人。
露希爾帶著浪漫的濾鏡步入婚姻,期待丈夫是懂風情的知己;布科蘭則希望妻子成為務實的賢內助。他們都把自己對伴侶的“想象”,強加給了真實的對方。
愛情需要落地,方能生根;婚姻若懸浮于幻想,終將枯萎在平凡里。
浪漫是愛情的點綴,卻不是婚姻的基石。
真正的長久之道,不是幻想對方為你改變,而是帶著清醒的愛,接納彼此真實的樣子,在平凡的煙火氣里,共同經營那份踏實的溫度。
不高估對方,踏實生活,才是對婚姻最大的誠意。
03
越接納平凡,越接近幸福
《幸福婚姻法則》一書中說:“所謂美滿婚姻,不過是兩個不完美的人持續進行動態調整。”
阿莉莎的妹妹朱麗葉特雖然也很愛杰羅姆,但她知道杰羅姆并不愛她,為了逃避情傷,她接受了葡萄酒莊園主愛德華的求婚。
愛德華外表看起來比較丑,很難讓人一眼愛上他,但他真誠熱情。
婚后,朱麗葉特調整心態,與丈夫愉快旅行,培養感情。
后來,她發現愛德華很喜歡葡萄園,便主動放下鋼琴和書籍,與丈夫一起打理葡萄園。
愛德華也很尊重朱麗葉特,向她傳授了所有葡萄酒生意經,并很好地照顧了她的父親和弟弟。
幾年后,他們有了五個孩子,葡萄酒生意也蒸蒸日上。
朱麗葉特和丈夫經常在傍晚的余輝中,悠閑地坐在葡萄架下,看著孩子們嬉笑打鬧。
《我的阿勒泰》中說:“哈薩克語中‘我喜歡你’,是我清楚地看見你的意思。”
好的婚姻,不是尋找完美的人,而是在彼此“看見”的真實里,長出互相滋養的藤蔓。
朱麗葉特沒有執著于幻想中的完美愛情,而是順應人性,接受對方的不完美,也調整自己的期望。
愛德華則用尊重和托付生意“看見”并珍視朱麗葉特的價值。
真正的“理解彼此”,不是強求對方改變成你理想的模樣,而是看清對方本真的樣子后,依然選擇尊重、接納,并調整自己的步調去配合。
這種基于現實的“動態調整”,順應了人性渴望被認可、被需要的深層需求,才能在日復一日的勞作和家庭煙火中,讓情感的藤蔓自然生長、互相纏繞,最終收獲那份沉甸甸的安穩與幸福。
這比追求瞬間的、完美的“一眼萬年”,更踏實,也更恒久。
愛,始于“看見”真實,成于“順應”人性,最終在共同耕耘的土地上,讓彼此的靈魂得到最深的滋養。
04
紀德在《窄門》中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
紀德所言的“窄門”,并非通向虛無縹緲的完美幻境,而是穿越人性幽微、擁抱真實生活的荊棘之路。
苛求完美者困于門外的執念,追逐幻影者迷失于虛浮的歧途。
真正通向婚姻幸福的窄門,恰恰在于那份清醒的“順應”,順應人性的局限,順應平凡的生活。
它不是妥協的退讓,而是以謙卑之心“看見”并接納眼前那個具體、鮮活、有瑕疵的愛人,在柴米油鹽的方寸之地,共同開墾、彼此成全。
幸福,并非始于遇見完美的對象,而源于你愿意在真實的關系中躬身入局。
真正的婚姻窄門,不在遠方,它就而在你愿意“看見”并接納眼前那個不完美卻真實的枕邊人時,悄然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