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券商正通過贊助體育賽事、文藝活動等線下場景,探索品牌推廣與客戶引流新路徑。從火爆的“蘇超”賽事到各地馬拉松,再到城市音樂節,券商身影頻現。
近期火爆的“蘇超”賽事中,華泰證券、國聯民生等券商通過賽區贊助、現場廣告、派發觀賽禮包等方式參與,與其他大型金融機構共同搶占曝光機會。
與此同時,文藝領域也成為券商布局重點。最近,國泰海通作為首席合作伙伴攜手上海靜安音樂節,帶來近60場音樂演出。外資投行如瑞銀、摩根士丹利則長期深耕藝術類活動贊助。
在傳統引流模式遇到瓶頸的背景下,券商借“金融+體育/文藝”的跨界合作,既瞄準年輕群體與高凈值客群,又兼顧品牌年輕化轉型與社會責任,已成為行業拓展財富管理業務的新趨勢。
“蘇超”等熱門賽事吸引券商積極參與
近期,“蘇超”無疑是全國體育界的焦點賽事,贊助商數量從開幕時的6家激增至目前近30家,甚至吸引了京東、小米、喜力啤酒等國內外巨頭的目光。
記者注意到,目前“蘇超”的各類贊助商中,不乏江蘇銀行、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紫金保險等多家金融機構。其中,作為總冠名商,江蘇銀行為“蘇超”最大的“金主”。憑借品牌標識在“蘇超”實現全方位覆蓋,江蘇銀行獲得了大量品牌曝光度,可謂“蘇超”爆紅的一大贏家。
截圖自:漲樂財富通視頻號
另據了解,在“蘇超”的各類贊助商中也有多家江蘇本地券商的身影,例如,華泰證券贊助“蘇超”南通賽區,國聯民生則是無錫賽區的贊助商。從一些“蘇超”視頻來看,在球場圍擋有贊助券商的廣告板。此外,在賽事現場,贊助券商還會通過派發觀賽小禮包等形式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蘇超”的一些熱門賽區,更是呈現了金融機構扎堆贊助的情形。例如,新華保險、中國平安、華泰證券均為“蘇超”南通賽區的贊助商。截至7月6日,南通隊以5場全勝的成績居“蘇超”積分榜榜首,該隊也被認為是今年“蘇超”的奪冠熱門之一。
近年來,不僅是火爆的“蘇超”,證券行業對各類賽事活動的贊助趨于增多。例如,在各地舉辦的城市馬拉松賽事中,就活躍著券商的身影。公開信息顯示,近幾年,曾贊助過城市馬拉松賽事的券商包括廣發證券、國聯民生、東吳證券、東海證券、粵開證券等。
利用馬拉松賽事的舉辦,參與贊助的券商不僅會打出品牌廣告,還會在賽事現場開設展位,這些展位除了充滿體育元素外,投教宣傳和投顧服務也必不可少。
例如,在今年3月舉行的無錫馬拉松賽事中,作為官方贊助商之一,國聯民生證券在賽事現場設立了特色展區及互動活動專區,為賽事選手及參與群眾進行服務保障和投教知識傳播。值得一提的是,國聯民生證券今年是首次贊助無錫馬拉松,恰逢公司在完成合并后以新的形象登陸資本市場。
去年末舉行的黃埔馬拉松,廣發證券作為贊助商,在現場有公司專業投顧駐場服務,解答投資理財的問題,而廣發證券已經連續四年贊助黃埔馬拉松。
對于券商等金融機構積極贊助體育賽事的現象,有觀點認為,與人流量大的體育賽事合作,除了對市場推廣有所裨益外,還能提升金融機構的社會形象和美譽度,是提升品牌在年輕群體中形象的良好契機。
近期,“蘇超”的火爆就讓“金融+體育”深度綁定的贊助商們收獲了品牌影響的“紅利”。江蘇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場景化營銷”讓江蘇銀行的品牌形象從傳統金融機構向“年輕、活力”轉型。未來,將繼續加強金融與文化、體育的跨界合作,進一步拓展與服務年輕人群。此外,在業內看來,體育賽事的精神與金融機構的企業文化也有一定的契合度。
券商人士:公司曾花費十多萬贊助馬拉松賽事
那么,券商近年贊助體育賽事的花費大約有多少?投入成效又如何?
據媒體報道,隨著“蘇超”的持續升溫,獨家總冠名的費用大約在800萬元。目前整個賽季,比總冠名位置低了兩級的官方贊助席位的價格已升至300萬元,即便如此,卻是“一席難求”。
然而,據“蘇超”官微消息,目前“蘇超”的近30家各類官方贊助商中沒有出現券商,從公開信息來看,上述華泰證券、國聯民生的贊助形式只是賽區贊助商。有媒體報道稱,今年6月初,“蘇超”某賽區,一塊球場廣告板的價格為5萬元到10萬元不等。
另外,華東某券商知情人士日前向記者表示,去年公司贊助了所在城市的一場馬拉松比賽,“(贊助)費用10萬~20萬元,但不是冠名那種;賽事冠名那種贊助可能沒有100萬下不來?!?/p>
由此來看,券商雖然熱衷參與體育賽事的贊助,但花的仍然是“小錢”。相比之下,國內其他熱門賽事,頭部保險企業、大型商業銀行斥巨資贊助的情形并不少見。例如,中國平安曾連續多年以總冠名的形式贊助中超聯賽,2014年- 2023年的冠名費高達17億元。
對于花費資源贊助體育賽事的成效,上述券商知情人士表示,公司對贊助賽事沒有KPI考核指標,但會要求做好宣傳。
國內外頭部券商熱衷贊助文藝活動
不同于單場觀眾動輒數萬的“蘇超”,一些券商在選擇贊助對象時走起了文藝路線。7月8日,由國泰海通作為首席合作伙伴的2025靜安音樂節開幕,國泰海通證券代表出席了音樂節開幕儀式。
據國泰海通官微披露,至8月30日,國泰海通將攜手靜安音樂節在中信泰富廣場、大寧國際商業廣場、豐盛里下沉廣場、靜安大悅城、大寧音樂廣場、上海利園六大靜安核心商圈為市民、游客們帶來近60場音樂演出。據了解,國泰海通贊助的這一系列音樂演出均免費對公眾開放。
7月12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大寧國際商業廣場體驗了一場露天舉辦的靜安音樂節活動。演出在18點準時開始,起初觀眾較少,隨著演出的進行,現場人流逐漸增多。在2個小時的時間里,2組風格不同的流行樂隊輪流登場,為觀眾帶來多首經典歌曲。雖然觀眾數量遠不如“蘇超”火爆,但現場氣氛依然較為熱烈。
7月12日晚間,在大寧國際商業廣場舉行的靜安音樂節活動現場 記者拍攝
日前,上海靜安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本次音樂節還聯動區內重點企業國泰海通證券全程參與”。但在活動現場,記者并沒有找到與國泰海通有關的元素,現場展示的活動廣告的主辦方只出現了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一家單位,也沒有國泰海通的展位。不過,從網友最近曬出的音樂節視頻來看,一些活動派發的靜安音樂節主題搖扇等周邊物料上印有國泰海通的LOGO。
截圖自:微信視頻號
相比體育賽事,此類音樂節的公益屬性更強。對于此次贊助靜安音樂節,國泰海通日前在官微指出,“公司始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文化交流與文旅消費,賦能城市美好生活,助力靜安區打造彰顯國際化城區特色、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靜安范例?!?/p>
券商贊助此類帶有公益屬性的城市音樂節活動此前在業內已有先例。例如,去年瑞銀集團贊助了第27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據悉,瑞銀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合作已有近20年。
那么,券商通過積極贊助文藝類活動,究竟能獲得什么?有分析認為,這類贊助,從市場推廣的角度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首先,文藝類活動往往與“高雅”“人文”等標簽相關聯,券商通過贊助此類活動,可打破金融行業“嚴肅、冰冷”的刻板印象,向公眾傳遞有文化底蘊的品牌形象,并增強品牌的辨識度,能吸引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高凈值人群。
此外,券商贊助文藝活動能豐富客戶服務場景。部分券商將文藝活動納入客戶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專屬參與名額、藝術家交流機會等增值服務,增強客戶黏性。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城市音樂節的主辦方通常為地方政府部門,券商參與贊助,也有助于維護與地方政府的關系。
此外,近年來,國內外大型券商還不乏通過贊助藝術類活動來做線下引流的實踐,此類活動往往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公開信息顯示,中金公司自2018年起贊助“中國嘉德典亞藝術周”。嘉德典亞藝術周由嘉德藝術中心與香港典亞藝博聯合打造,匯聚了來自全球的藝廊及古董商。外資投行對此類藝術類活動的贊助更為普遍,瑞銀、摩根士丹利等都是贊助各類藝術展的常客,例如,瑞銀已連續多年作為巴塞爾藝術展的全球首席合作伙伴。
對此,有分析認為,藝術展等活動的參與者多為具備一定消費能力和文化需求的群體,與券商的高凈值客戶、潛在投資者畫像契合度高。通過贊助此類活動,券商可搭建與這類人群溝通的橋梁,例如,中金公司通過贊助嘉德典亞藝術周,有助進一步提升其在高端客戶群體中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為財富管理業務引流。
可以預見的是,在互聯網、營業部等傳統引流、拓客方式遇到瓶頸之際,通過贊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各類文藝、體育活動將會成為證券行業拓展財富管理業務、推進品牌建設的重要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