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右)在蜜園茶園工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王宏: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政協委員,安龍灑雨鎮生態蜜園白茶加工廠負責人,省、州、縣殘聯代表,獲“貴州省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百名優秀殘疾人”“全縣勞模”“茶葉加工技術能手”等稱號。
貴州省安龍縣灑雨鎮的茶山上,云霧繚繞,茶樹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翻涌成一片綠色海洋。
人生如茶,先苦后甘。30年前,青年王宏正是在這里彎下腰,用殘缺的右臂貼住滾燙的鐵鍋,努力將命運的苦澀炒出回甘。
斷掌不墜青云志
1991年的一個清晨,安龍縣灑雨鎮場壩村榔樹坡組,21歲的布依族青年王宏不慎被農用機械誤傷,失去了右手掌。被醫生斷言“今后只能依賴救濟”的他,卻把不甘的目光投向了家鄉終年云霧繚繞的山坡。
斷掌不墜青云志。1995年,王宏在自家土坯房支起一口鐵鍋,開始了單掌制茶的征程。
創業初期的艱辛超乎想象。別人用雙手翻炒,王宏卻要將殘缺的右臂抵住滾燙的鍋沿,左手單手持鏟。鐵鍋溫度高達200℃,殘肢不慎貼到鍋壁時劇痛到眼前發黑,燙傷的水泡破了又起。
兩年后,當王宏帶著40斤自制白茶趕到興義茶市,被浙商以每斤48元的價格搶購,當天收入1800元時,他不禁流下熱淚——那一刻,他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如今,王宏的白茶種植從十幾畝到200畝,他的生態蜜園白茶加工廠已擁有兩座標準化廠房,130臺機械晝夜轟鳴,年加工茶葉突破6噸,產值達400萬元。王宏打造的灑雨鎮第一個茶葉品牌“蜜園”白茶捧回“全州手工扁形綠茶制作競賽三等獎”等10余項榮譽,并入選“省級示范家庭農場”。
“我的人生如茶,先苦后甘。”王宏摩挲著手上的燙痕說。
一片茶葉連萬家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2010年,當王宏的80畝茶園進入盛采期,他挨家挨戶敲開殘疾人家庭的門。海星村殘疾人皮躍華至今清晰記得那個雨天:王宏站在他家漏雨的屋檐下向他發出邀請:“跟我種茶吧,技術我教,茶青我收!”
高位截癱的皮珊珊曾靠低保度日,在王宏的鼓勵下,她拄著雙拐走進茶園。去年9月,皮珊珊的茶園開荒遇阻,王宏帶著工人上門免費幫扶。他用殘肢撐住油鋸,左手發力砍樹,手掌磨破、鮮血浸透手套,他依然咬牙堅持4天,啃下6畝荒地的硬骨頭。
一片茶葉連萬家。10多年來,王宏將全鎮63個殘疾人的1000余畝茶園劃為示范基地,免費提供“白葉1號”“烏牛早”等優質茶苗。清晨,他跪在泥地里示范修枝;中午,他在車間忍受鐵鍋灼燙演示炒茶;夜晚,他打著手電筒挨家做動員。采收時,他對殘疾人茶農實行保底收購……
去年,貴州特殊教育中職學校的陳同學等3人來廠學藝,王宏手把手教他們捏、抖、拋、炒,免費提供食宿。5天實訓后,學生們捧著親手制的茶說“謝謝”時,這個在鐵鍋里熬過無數日夜的漢子不禁紅了眼眶。他因此獲評“全省100名優秀殘疾人”,并被聘為貴州殘疾人技校助教。
委員擔當茶鄉夢
作為縣政協委員,王宏的目光始終望向群山之外。
2023年灑雨鎮旱災時,王宏連夜寫下提案《關于加強安龍縣茶葉種植病蟲害統防統治的建議》,并提出建設“生態茶園防火帶”,繪“茶旅融合”藍圖——讓海拔1270米的場壩村納樹田核心區變身觀光園。
在王宏的建議下,位于場壩居委會“貴州有個園”茶旅融合項目投入60余萬元,建設彩虹步道2000米、觀景臺4個,種植櫻花樹100多棵。
“要讓茶葉帶著灑雨的云霧香,更要讓青山變金山。”王宏在提案中寫下的這句話,正化作茶山上的生動實踐。在他的帶動下,今年的灑雨鎮茶葉種植面積達4.6萬畝,盛產期2.6萬畝,干茶產量260噸,產值1.56億元,茶農戶均年收入8萬余元。曾經“窮在荒山上,吃虧在產業上”的灑雨困境,早已變成“荒山不再荒,種茶奔小康,山上變‘銀行’,山下變‘糧倉’”的現代農耕文化盛景。
王宏常說:“政協委員的責任是讓殘疾家庭和鄉親們的聲音能被聽見。”他積極為殘疾人奔走,通過長達3個月的走訪,發現殘疾人茶農家庭困難,于是他多方呼吁并推動相關惠民政策的落實,3年間先后為63戶殘疾人家庭爭取每戶6000元種茶補助。每年春季采茶旺季,王宏總會在茶園里泡上二三十天,一邊指導茶農采茶,一邊收集大家的意見建議。
談及履職心得,王宏的目光落在廠區墻上“先苦后甘”4個大字上:“我的根在茶山,委員身份讓我能站得更高些,把山民的期盼傳得更遠。”
“茶要會炒才能出香,履職也要像炒茶一樣,耐得住高溫,守得住初心。”這樸素的話語,恰是王宏對“為民履職”最深刻的詮釋。
站在茶山之巔,層層疊疊的茶葉如綠色波浪涌向天際,這里產出的不只是茶香,更是殘疾人身殘志更堅的共富答卷。
通訊員:楊維波
文字編輯:王亦凡
新媒體編輯:李婧然(實習)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