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昌都市教育局、天津市濱海新區教育體育局與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聯盟聯合舉辦 “傳承紅色基因 鑄牢思政課堂”——“津昌” 兩地革命傳統教育專題思政交流展示活動,以跨區域教育協作之力,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綻放時代光芒。
昌都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邵樹斌在致辭中強調,要將紅色基因深度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依托 “津昌協作” 這一跨區域教育平臺,讓革命精神如種子般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成為滋養成長的精神養分。天津市濱海新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馬建軍則指出,此次活動既是兩地教育協作的創新實踐,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生動注腳,為跨區域思政教育協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范式。
專題講座環節,濱海新區的三位思政教育專家帶來了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思想盛宴,為紅色思政教育提供 “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 的范本:
濱海新區新北第二小學劉尊副校長以《深耕紅色沃土 鑄魂育人先鋒》為題,系統闡釋如何挖掘本土紅色資源,通過場景還原、互動體驗等方式構建沉浸式思政課堂,讓學生在 “行走的課堂” 中觸摸歷史溫度;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的鄧冰老師進行了《紅色基因浸潤童心: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革命傳統教育的實踐探索》的精彩分享,她聚焦學生認知特點,展示如何以故事化教學激活情感共鳴,讓紅色精神從小在孩子心中埋下種子;
濱海新區新港第四小學劉云香校長以《“五維賦能”鑄魂脈 “立體思政”育新苗》為主題,從思政教育的力度、深度、廣度、溫度、厚度五個維度,描繪出立體化、全覆蓋的思政教育創新圖景,為參會教師提供了系統化的育人框架。
專家們深入淺出的講解,將高深理論轉化為接地氣的實踐指南,讓在場教師深受啟發。
教學展示環節成為紅色精神的 “生動講臺”,三堂特色課以創新形式讓紅色基因 “活” 起來:
濱海新區鄧冰名師工作室成員劉晶晶老師的說播課《紅軍不怕遠征難》,通過時空對話、情境模擬等方式,帶領學生 “穿越” 到長征路上,在體驗式學習中感受 “不怕犧牲、百折不撓” 的長征精神;
濱海新區新北第二小學的簡莉老師帶來的故事思政——《勸君莫忘英雄志》以故事化敘事串聯英雄事跡,用 “小切口” 展現 “大情懷”,將英烈精神轉化為激勵學生奮進的精神動力;
昌都實驗小學澤仁江村老師立足雪域高原實際,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說課展現邊疆思政教育的獨特視角,將高原巨變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讓學生深刻理解 “站起來” 的歷史意義。
三個教學分享緊扣紅色主題,創新運用情境教學、互動問答、情感共鳴等手段,讓思政課從 “說教” 變為 “共情”,贏得線上線下參會者的陣陣掌聲。
活動最后,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高職高專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天津“津石榴”總領隊張澤玲教授做點評發言。她高度肯定津昌兩地教師的探索精神與教學創新,表示思政教育要堅持守正創新,將“紅色資源”轉化為“金課成果”,要繼續發揮“津石榴”西部支教團的橋梁作用,共同點燃新時代育人新引擎。
此次 “津昌” 兩地思政交流活動,既是革命傳統教育的創新實踐,也是教育協作的生動縮影。未來,兩地將繼續以紅色基因為紐帶,深化跨區域教育合作,讓革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思想根基!
來源: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聯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