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
市民出游熱情高漲,
小伙伴們查攻略、訂酒店、買機票.......
同時也要提防旅行中
最容易踩坑的幾類詐騙。
快來跟著本期嘉賓
新村鄉司法所的張小科老師
學習這份避坑指南!
張小科
01
低價天團
案例:日前,王阿姨在某小區業主群內報了一個低價旅游團,旅游團負責人表示本次旅行不會強制購物。結果等王阿姨到了香港,導游第一句話就是“在珠寶城內買夠5000港幣,就可以免費去迪士尼”,愣是把王阿姨“忽悠”買了一條標價6000港幣的項鏈,剛出門導游又說不買夠8000港幣不能上車!阿姨們只能“含淚”補錢。
新村鄉司法所張小科:根據《旅游法》第35條規定,旅行社不得通過威脅、誘導、欺騙等方式強迫游客購物,更不能把購物作為“行程主要內容”。最后,新村鄉司法所找到旅行社負責人,指出他們的合同涉嫌違法,不僅要退還王阿姨多付的購物款,還要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賠償王阿姨3倍的損失。
02
代辦簽證
案例:有市民詢問,其朋友想辦申根簽去法國留學,最近收到中介的廣告“3萬元包過!一周就能拿到簽證!并且有內部渠道,不需要面試。”這種能信嗎?
張小科:千萬不能信!簽證是國家主權的體現,任何國家的使領館都不會和“包過”中介合作!所謂的“內部渠道”,不過是騙子編的謊話。正規的簽證流程是:如果您自己辦簽證,可以直接登錄使領館官網(比如法國駐華使館官網),下載申請表、準備材料(護照、在職證明、銀行流水、行程單等),然后預約時間遞交。如果您找中介辦理簽證,一定要選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經營許可證》的正規機構,這個資質可以在國家移民管理局官網的“中介機構名錄”里查到。
怎樣識別旅行中的詐騙?
張小科老師來支招:
第一,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它能自動識別詐騙電話和短信,還能舉報詐騙信息;
第二,遇到拿不準的事,撥打110或者反詐專線96110咨詢,民警24小時在線;
第三,多和家人商量,騙子的套路再高明,也騙不過“兩人合計”。
正規渠道最靠譜,
貪心僥幸要不得!
想要了解更多法律小知識
敬請收聽
崇明區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
FM88.7/102.5
《法治進行時》
節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周二7:30
重播:每周二17:00、每周四11:30
文字、音頻:倪格格
編輯:顧佳麗
責編:許聰、焦倩倩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