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房嚴查,如同一記驚雷。
還記得前兩個月,樓市君曝光了廣州金融客“掃房養貸”,大批入手低價二手房套取現金。
如今,這場風暴遠未結束...
市場上傳出“融房大清查”,有中介緊急撤回業務,這次炒房客慌了嗎?
|珠江新城航拍
|廣州樓市發布 攝
壹
近日,多個買房群瘋傳一則緊急消息:
據說,廣州相關部門已進駐嚴查高評高貸業務,某支行多名人員被帶走調查。
與此同時,有關方富力盈力等中小企業、金融公司聚集的寫字樓,展開了“掃樓式”排查,行動目標直指“高評高貸”、“融房”及“資金通道業務”等灰色操作。
|來源:社群
另外,群里還傳出,珠江新城的部分中介已緊急閉門避客,甚至連夜更換辦公地點。
實際上,樓市君最近也發現了不少端倪。
曾幾何時,有部分中介每天不厭其煩地給樓市君推薦“零首付購房“、“高評套現”等業務,如今卻像約好了一般集體噤聲。
|來源:樓姐聊天記錄
當樓市君找某位從業者打聽,他們表示:“現在誰還敢在朋友圈發這些?”
這種反常的沉默,比任何公告都更能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業內人士透露,不少中介已經主動刪除了過往發布的業務宣傳,有人暫停辦理套現業務。
|來源:樓姐朋友圈
要知道,這些突然“失聯”的中介,很多都是此前在“融貸”業務中最活躍的推手。
他們的目的,是從房子里“榨”出錢來。
他們專挑能高評估的折扣房,全款買入后馬上抵押,套出比購房款更多的貸款,甚至給背債人二三十萬了事,最后斷供讓銀行接盤。(大致流程如下↓)
| 廣州樓市發布制圖
貳
這場“審查風暴”,正在影響廣州二手市場。
尤其是金融客活躍的板塊,比如珠江新城。
自今年3月以來,廣州珠江新城二手房市場,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變化。
3月,珠江新城二手房成交量突破105套,創下近兩年新高,市場一度呈現瘋狂態勢。
|珠江新城二手走勢
|廣州樓市發布制圖
好景不長,進入4月后交易熱度明顯減弱。
到如今7月,珠江新城成交量(截止至12日)更是驟降至僅22套。
同樣的降溫,也出現在金融城、天河北、天河公園等區域。
比如天河北板塊,同樣是4月以來成交量接連下挫,6月的成交量只有3月份的六成左右。
|天河北二手走勢
|廣州樓市發布制
市場降溫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更值得關注的是,珠江新城不僅成交量劇烈波動,成交價格的分化也日趨明顯。
仔細觀察市場結構可以發現,此前能夠實現“高評高貸”的房源,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的大面積、有一定樓齡的二手。
因為這一類房源利于中介壓價,同時地段具有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和流動性,金融機構對其價值評估相對較高。
這么一來,融房客就能提高貸款額度,最大程度套取現金。如今隨著監管風暴來襲,這一類的房源價格,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來源:貝殼找房
另外,樓市君還統計到,珠江新城有部分二手盤的房價,7月有6-43%的跌幅。
其中,不乏嘉裕公館、中海璟暉華庭這樣的標桿。
|珠江新城部分小區走勢
|廣州樓市發布制圖
還有中介認為,部分正處于交易流程中的房源、二手盤,未來價值很可能會進一步震蕩。
此次監管重拳出擊,正是為了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秩序。
叁
在樓市君看來,珠江新城房價的劇烈震蕩,暴露出金融客交易背后的系統性風險。
這種看似“雙贏”的玩法,實則暗藏三重危機。
從銀行角度看,這類操作會導致銀行本金在未來更大受損。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了0.01個百分點,達到1.51%。
其中,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22%、1.23%、1.79%、1.76%、2.86%。
|2025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報告
可見,多家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在貸款總規模增長的情況下持續攀升,且住房按揭、消費貸、個人經營貸、信用卡不良率上行。
對業主而言,即便交易順利完成,后續風險依然存在。
業主在過戶前只能收到少量定金,一旦買家貸款審批出現問題,交易就可能突然擱淺,不僅耽誤出售時機,還可能陷入繁瑣的解約流程。
|珠江新城航拍
|廣州樓市發布 攝
更棘手的是,金融客常要求業主配合簽訂“陰陽合同”等高評高貸操作。
這些看似“行業慣例”的做法,實則可能讓業主面臨法律追責。即便交易完成,后續的貸款核查仍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從市場角度看,更是一場豪賭。
金融客買房有個鐵律——不看房子品質,只看銀行評估價與市場價的差價。
差價越大,能套的貸款就越多。換句話說,房子越差,套貸空間反而越大,這類二手恰恰正中他們下懷。
|珠江新城實景圖
|廣州樓市發布 攝
問題是,一旦金融套利行為退潮,這些“套利房”將首當其沖。
畢竟,現在的真實購房者基本都是自住需求,非必要不買,非好房不買。
以前這些差房子還能靠“套貸”撐住市場,但現在,居住價值低、轉手難的房子,誰還愿意接盤?
如今,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已臨近終局。這類“金融套利房”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差,價格也可能進一步下跌。
這場始于房價套利的資本游戲,終將以系統性風險出清告終。只有正本清源,才能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當監管重拳落下時,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不同程度的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