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電視劇《櫻桃琥珀》在優酷上線,正式首播。這部電視劇由趙今麥、張凌赫主演,劇情講的是架空的時代和地域背景之下,男女主角從兩小無猜,到最終談戀愛的故事。劇作屬于典型的偶像劇作品。該劇也有著偶像劇典型的問題,沒啥痛癢,就剩下無病呻吟了。這樣的電視劇作品,可能較為適合趙今麥和張凌赫的粉絲型觀眾,但白開水一樣的劇情,卻可能勸退大量的普通型的觀眾。
《櫻桃琥珀》的開局,不知道是故意為之的,還是編劇導演對于地域和時代真實的掌控感非常薄弱,畫面和橋段內容當中,根本看不出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個地方,哪個年代。甚至于,這個故事到底是發生在中國的北方,還是南方,都很難看出來。現代都市偶像劇喜歡架空地域,但大抵會以現代為敘事背景,時代不會模糊。這部《櫻桃琥珀》在地域和時代上,都非常模糊。
老編我看該劇第一集的時候,努力找尋它是哪個時代的故事。在劇情內容當中,有一個橋段,不知道是不是編劇導演用來標注時代的——里邊,男主角的父親跟小男主講,你轉入的這個小學,要好好學習,我懇求了校長很長時間,校長才答應,先入學,后考試。如果我們基于這個橋段來推算劇情的時代背景的話,它可能又是一部八十年代前半程為背景的電視劇作品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國從1985年開始在全國推廣九年義務教育,在1986年,正式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在1986年之后,如果您不是偏遠地區的話,那肯定是可以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了。劇作當中,拍攝群山電廠地域風光背景的時候,這個地方可是很現代化的,很旅游化的,連鄉村公路都是很超前的,絲毫不輸當下的。所以,它肯定不能算偏遠地區。話說,電廠,那可是國有單位,是香餑餑,九年義務教育肯定率先在這些地方實現。
基于此,我推導,這部電視劇主角們小時候的敘事背景是1986年之前。但是,劇作當中出現的那些環境背景,乃至于稍后出現的城市背景等等,又讓這部電視劇的敘事時代背景顯得非常錯亂了。這種亂七八糟,尚且不如那些真正架空與懸浮的都市偶像劇作品。《櫻桃琥珀》開局的劇情,更像是廉價的風光旅游宣傳片,帶著兒童劇的旗號罷了。第二集,甚至于依舊在賣弄那些廉價的風光。
《櫻桃琥珀》上線這幾集,最大的問題還不僅僅是時代和地域背景被架空的問題,更是男女主角們的故事無關痛癢的問題。如果說它的第一集,還是用小孩子的視角,講一個群山電廠的“城南舊事”的話,那到了第二集開始,就純粹是無病呻吟了。整個第二集,都是圍繞女主角寫信給男主展開的。而這個展開,沒啥時代痛癢,純屬于偶像劇的序列了。
青春偶像劇,喜歡用無病呻吟這一招。為賦新詞強說愁,便是講的這類東西。然而,人家強說愁的,還是用新詞來完成的,這部《櫻桃琥珀》目前是拿不出新詞的,都是一些偶像劇當中已經用爛的橋段梗了。比如說,女主角坐著車就去找男主了,這個戲,看似有青春沖動感,實則,不過是大量的網文小說都在用的爛俗梗罷了。拿不出新東西出來,是劇作頂大的問題。
對于觀眾們而言,大家想要看的電視劇,至少分兩種。第一種,您可以不新,但要有真實感,比如說《小巷人家》這種。第二種,則是編劇導演沒有能力把握真實的時候,至少要拿出一個新穎的故事出來,讓觀眾們滿足于劇作的故事性。《櫻桃琥珀》在真實感上,已經嚴重敗北了,在故事性上呢?抱歉,爛俗的故事套路和內容,是談不上故事性的。拿不出新東西,就容易喪失最后的觀眾群體。
那么,這部電視劇就剩下偶像劇的模式了——留住那些喜歡看偶像劇的。然而,這部戲作為偶像劇存在,又有一個“土洋土洋”的問題。偶像劇是追求洋氣的,時尚感的,但是,這部電視劇又拿不出洋氣與時尚來,又土里土氣的。一面是土氣,一面是沒有寫實能力,這就更為尷尬了,屬于兩頭都不著邊兒的。這樣的懸浮劇,算是開了一個新賽道——土偶劇。(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