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達成協議近半個月后,越南人才驚覺又被美國"擺了一道",模糊的"轉運條款"像把利劍,隨時可能斬斷中越供應鏈,越南將為此付出多大代價?
7月初,特朗普政府高調宣布與越南達成"歷史性"貿易協議,聲稱將對越南輸美商品征收20%關稅,涉及"轉運商品"的稅率更是高達40%。但蹊蹺的是,這份所謂的協議,至今連基本細節都語焉不詳。
【越南反應過來又被美國“擺了一道”】
河內官方至今沒有確認新稅率的具體實施方案,只是含糊其辭地表示雙方達成了"公平、均衡的互惠貿易協定框架",搞得越南企業也是一頭霧水。
而中國商務部第一時間亮明態度,直指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單邊霸凌行徑。發言人明確表示,中方正在全面評估協議影響,雖然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但絕不會坐視自身利益受損。
這番表態既是對越南的善意提醒,對美妥協只會換來變本加厲的壓榨;也是一記明確的警告,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安排都將招致堅決反制。
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報道,揭開了這份協議的"皇帝新衣"。據透露,協議文本充斥著模棱兩可的表述,特別是關于"轉運商品"的定義簡直是一筆糊涂賬。這可把越南企業急壞了。
【越南制造業相當一部分原材料依賴中國進口】
越南制造業相當一部分原材料依賴中國進口,要是按美方標準,這些使用中國原料在越南加工的產品,豈不是都要被扣上"轉運"的帽子,面臨40%的天價關稅?
更諷刺的是,連蘋果這樣的美企在越工廠都可能中槍,畢竟其供應鏈里中國零部件占比不小。
此外,還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這場鬧劇的劇本完全由特朗普即興發揮。越南談判團隊原本信心滿滿,以為能把稅率壓到10%-15%的理想區間,誰曾想特朗普一個電話就單方面宣布20%的稅率,打得越方措手不及。
河內高層私下既驚且怒,但明面上還得強顏歡笑,官方媒體更是集體裝聾作啞。這種敢怒不敢言的憋屈樣,活脫脫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現實寫照。
【20%稅率完全在越南意料之外】
而細究起來,這份協議最陰險的殺招,就藏在"轉運條款"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分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打越南,實則針對中國。
越南服裝業現在如坐針氈,他們使用的布料、輔料大部分來自中國,要是都被認定為"轉運",生意還怎么做?更棘手的是,協議壓根沒說明怎么界定"轉運",全憑美國海關一張嘴。這種"口袋罪"式的條款,簡直是把貿易規則當兒戲。
美國內部對這出鬧劇也是吐槽不斷。有貿易專家直言,特朗普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派,等于自毀美國談判信譽。
而越南的遭遇,也給所有與美國談貿易的國家敲響警鐘,就算白紙黑字簽了協議,總統先生一個不高興就能推倒重來。但特朗普顯然不在乎這些,在他眼里,貿易談判就是真人秀,要的就是這種出其不意的節目效果。
【越南現在真是啞巴吃黃連】
越南現在真是啞巴吃黃連。經濟上,出口額占其GDP近九成,三分之一產品銷往美國市場,根本硬氣不起來;政治上,這些年刻意靠攏美國,如今被當槍使了還不敢吭聲。
更諷刺的是,越南制造業的“大金主”恰恰是中國企業,要是真按美國劇本走,越南將失去大量中國投資。這種左右為難的窘境,完全是河內當局戰略短視釀成的苦果。
相比之下,中國在貿易博弈中展現出的定力令人印象深刻。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中方既有見招拆招的反制手段,更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戰略耐心。
這種底氣來自完備的產業體系,也源于國內的超大市場規模。就像下棋,當對手還在計較局部得失時,中國早已在謀劃全局。
【中國早已在謀劃全局】
而越南的教訓給所有發展中國家上了生動一課:把國運寄托在某個大國身上,終歸是靠山山倒。特別是面對特朗普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談判對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國家,注定淪為待宰羔羊。
與此同時,這場鬧劇還暴露了美國"去中國化"戰略的荒誕性。嘴上喊著要重建供應鏈,實際行動卻是對其他國家揮舞關稅大棒。這種行徑非但不能如美所愿,反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各國看清美國自私本質,不愿再被其裹挾。美國折騰許久,既沒重構供應鏈,還自損國際信譽,其“去中國化”戰略不過是自欺欺人的鬧劇,注定徒勞無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