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夏天,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突然扔出一顆貿易“炸彈”,讓全球市場和越南政府都懵了圈。就在美越雙方好不容易談妥了一份貿易協議,準備簽字畫押的時候,特朗普卻單方面宣布把關稅稅率從11%提到20%,甚至對經越南轉運的商品加碼到40%。
這突如其來的變卦,直接把越南氣得炸了鍋,官方和民間連番表達震驚、失望和憤怒,被媒體戲稱為“三連怒”。這事兒不僅讓美越關系繃緊了弦,也讓全世界看傻了眼。
2025年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放話,說美國和越南達成了一項“歷史性貿易協議”,要對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的關稅,對轉運商品收40%,還說越南會全面開放市場,實施零關稅。
這消息一出,全球媒體都炸開了鍋,大家以為美越貿易糾紛終于要畫上句號了。可沒過幾天,真相就露餡了——越南根本沒同意這個20%的稅率,這完全是特朗普自己拍腦袋決定的。結果呢,越南那邊直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從政府到老百姓都氣得不行。
這事兒可不是小打小鬧。美越貿易關系這些年好不容易有點起色,雙方都指望著這份協議能穩住局面,結果特朗普一通電話就全攪黃了。這不僅讓越南覺得自己被耍了,也讓全世界對美國的貿易政策又多了一層疑慮。
要搞明白這事兒,咱們得先看看美越貿易關系這二十多年的故事。1995年兩國關系正常化后,貿易額就像坐了火箭,從2002年的29億美元躥到了2022年的1390億美元。到2024年,越南對美出口高達1420億美元,貿易順差1230億美元,僅次于中國和墨西哥,成了美國進口商品的第六大來源國。越南的紡織品、鞋類和電子產品在美國超市里隨處可見,而美國則往越南賣農產品、機械和飛機零件。這關系看著挺熱鬧,但底下暗流涌動。
美越貿易雖然發展快,可問題也不少。美國老早就盯著越南的貿易順差不放,尤其是2020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直接把越南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說越南故意壓低匯率,讓自己的貨在美國賣得更便宜。雖然2021年拜登政府把這個標簽摘了,但美國對越南的警惕心一直沒放下。越南這邊呢,也對美國時不時揮舞的關稅大棒挺不爽,覺得老美總想拿他們開刀。
再說說特朗普。這家伙2016年競選時就喊著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核心招數就是調整貿易政策。他覺得美國在全球貿易里老吃虧,得用關稅這把刀把局面扳回來。2018年,他對中國、歐盟使勁加稅,搞得貿易戰熱火朝天。
2024年他再次上臺后,又撿起了這套老玩法。2025年4月,他宣布對全球貿易伙伴搞“對等關稅”,直接威脅對越南商品加46%的稅,還給了90天談判期。這次7月的變卦,其實早就有苗頭了。
2025年初,美越雙方坐下來談,想解決貿易赤字和關稅的矛盾。經過好幾個月拉鋸戰,7月2日終于敲定了一份協議。內容挺實在的:越南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降到11%,比特朗普之前威脅的46%低了一大截;越南還承諾對美國商品全面開放市場,零關稅起步;另外,對從中國經越南轉運的商品加點稅,防著有人鉆空子。這協議看著挺平衡,美國能少點赤字,越南也能保住美國市場,大家都松了口氣。
可就在大家都以為大局已定的時候,7月11日,特朗普跟越南領導人杜林通了個電話。電話里,他冷不丁把稅率從11%提到20%,越南那邊直接傻眼。這根本不是雙方談好的條件,完全是特朗普單方面改的。通話剛結束,白宮就發聲明,說20%稅率是雙方同意的,越南已經點頭。可越南外交部立馬反擊,說壓根沒這回事,美國這是在耍賴。
特朗普這手操作,直接把越南氣得炸了毛。官方和民間的反應可以用“三連怒”來形容:震驚、失望、憤怒。
越南談判團隊忙活了好幾個月,好不容易談了個11%的稅率,結果特朗普一句話就給推翻了。這感覺就像你跟人簽好合同,對方卻當場把條款改了,誰受得了?
越南本來以為跟美國談判是正兒八經的事兒,雙方有契約精神。可這回特朗普的翻臉,讓越南徹底看清了美國的“信用值”。政府內部有人直言,對美國的信任算是徹底崩了。
最氣人的是,特朗普還對外宣稱20%是雙方同意的,這擺明了是往越南臉上潑臟水。越南覺得自己被羞辱了,尊嚴被踩在腳底下。官方聲明雖然還算克制,但私下里,官員們都說這是“對越南的挑釁”。
特朗普這一招,不光氣著了越南,整個世界都被震得不輕。市場、鄰國、甚至美國自己人都坐不住了。
7月12日,亞洲股市開盤就跳水,日經指數跌了2.3%,韓國綜合指數跌了1.8%。歐洲那邊也好不到哪去,倫敦和法蘭克福的交易員都盯著紅屏發愁。投資者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性,特朗普這一鬧,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咋樣。
日本、韓國這些亞洲國家也慌了。他們跟美國都有貿易往來,看到越南這事兒,個個心里打鼓:今天是越南,明天是不是就輪到我了?有人已經在盤算,要不要抱團取暖,少跟美國摻和。
美國國內也有不少人看不下去。前貿易代表溫迪·卡特勒直言,特朗普這是在“自毀招牌”。國際社會本來就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有意見,這下更覺得跟美國談生意跟賭博似的,太不靠譜。
面對特朗普的“背刺”,越南沒坐著干瞪眼,而是迅速調整策略,擺出一副“你不仁我不義”的架勢。
越南制造業靠中國供應鏈很深,美國這一加稅,等于掐住了越南的命脈。服裝、電子這些產業首當其沖,訂單少了,工廠壓力山大。越南政府趕緊把目光轉向歐盟、日本這些市場,想分散風險。
越南也不是好欺負的,直接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報復性關稅,瞄準了美國的農產品和科技產品。同時,他們還拉近了跟中國的關系,想在中美之間玩平衡。
作為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成員,越南加大了對中國、日本、澳洲的出口力度。他們還跑去國際組織喊話,找靠山一起對付美國的單邊主義。
特朗普這通操作,簡直是給自己挖了個大坑。他的“電話加價”不僅把美越關系搞僵了,還讓美國的國際信譽摔了個大跟頭。其他國家一看,美國說話不算數,以后誰還敢信你?未來美國再想談貿易協定,估計得費老鼻子勁了。
這事兒還暴露了特朗普貿易政策的短板。他老想著用關稅嚇唬人,可這招用多了,人家就不怕了,反而團結起來對付你。全球貿易本來就夠亂了,他這一攪和,更是雪上加霜。
美越貿易一鬧騰,全球供應鏈跟著遭殃。越南是電子、紡織品的大生產地,美國加稅一上來,成本漲了,貨價也得漲,最后還是消費者買單。企業也得重新找供貨商,折騰得夠嗆。
這事兒還讓人擔心,會不會又是一場貿易戰的開端。美國拿越南開刀,擺明了也在敲打中國。可這么一來,越南夾在中美之間,日子不好過不說,全球市場也得跟著提心吊膽。
特朗普的單邊主義越玩越大,大家伙兒越發覺得,還是得靠多邊合作。WTO、RCEP這些框架雖然不完美,但至少比單打獨斗強。未來各國估計會更傾向于抱團,而不是跟美國一對一硬碰。
特朗普這手“突然變卦”,讓美越關系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也給全球貿易敲了個警鐘。信任這東西,建起來難,毀掉可快得很。美國要是想挽回局面,得拿出點誠意來,別老想著靠耍賴贏。越南這邊呢,也得好好想想,怎么在中美博弈里找準自己的位置。
這事兒還沒完,后面會怎么發展,誰也說不準。你覺得美越還能不能回到談判桌?全球貿易會不會因此再起波瀾?歡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咱們一起把這事兒掰扯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