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方對KF41“山貓”步兵戰車的測試拖延時間過長,雖然可能有合理原因,但這無疑影響了外界對這一雄心勃勃項目的高度期望。
雖然KF41“山貓”步兵戰車早前計劃在烏克蘭實現本土化生產并開始服役,但目前仍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接受驗收測試。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測試僅在后方的試驗場進行,并未投入前線進行實戰測試,這一點與俄羅斯形成了鮮明對比。
德國援烏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援引萊茵金屬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爾明·帕佩爾格的聲明,闡述了“山貓”項目在烏克蘭的最新進展。帕佩爾格指出,自2025年1月將首輛樣車交付烏軍測試以來,整個流程已持續六至七個月之久。不過,這位德國軍工巨頭負責人拒絕透露測試預計何時完成。
萊茵金屬公司希望盡快達成供應協議,因為每拖延一周,烏克蘭啟動“山貓”量產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當前計劃量產時間為2027年。若進展停滯,項目可能面臨第二次延期,這在利益相關方眼中將是個負面信號。
此外,要完成合同的最終簽署,還需德國政府在資金方面予以配合。不過在這一點上,德國當局很可能只是等待烏克蘭的“綠燈”信號。
帕佩爾格預估烏克蘭需要3000輛步兵戰車,但他也坦言烏克蘭目前沒有足夠資金下達如此大規模的訂單,潛在的合同價值將在數十億歐元左右。
測試緩慢的情況聽起來也很奇怪,因為“山貓”步兵戰車近期已經在匈牙利完成了全面測試,并且已經在當地開始量產。意大利也計劃進行測試,準備進行大規模采購。
不過,烏克蘭可能對作戰車輛通過驗收測試有自己的要求。其中一些要求可能比較正式,甚至有些不合常規,而另一些要求在現代戰場條件下則是合理且必要的。
此外,“山貓”步兵戰車可能還進行了一些配置更改,例如取消了以色列“長釘”反坦克導彈系統的集成,因為政治原因無法出口到烏克蘭,因此進行額外測試也是有道理的。由于相關國家和公司均未就此事發表官方聲明,測試延誤的具體原因仍有待解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