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逐漸失去對俄烏沖突調停的耐心,轉而通過不斷加磅軍事援助來讓烏克蘭取得談判的籌碼,這么一來,壓力就逐漸來到了普京一邊。
就在后方正為談判改變策略時,前線沖突的具體形勢正發生較大變化,這次丟的不僅僅是軍心,更是普京的臉面。
特朗普究竟打得什么主意?俄烏沖突又該何去何從呢?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西媒報道稱,俄軍在沒有人類作戰人員的干預下,直接被烏克蘭的無人設備所俘虜。該事情發生在哈爾科夫地區,烏軍第3獨立突擊旅表示他們成功憑借無人機和自殺式地面作戰平臺,讓俄軍士兵投降。
另一方面,俄軍宣布成功奪下頓涅茨克地區的卡爾·馬克思村和尼古拉耶夫卡村。
俄烏雙方同時傳來捷報,并非是有人扯謊,而是標志著俄沖突戰線被拉長,戰況格外激烈的現狀。
首先是烏東頓巴斯地區,俄烏雙方打了不僅3年,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后,烏東地區“民間武裝”就一直存在抵抗、交火的現狀,而基輔也認識到俄軍遲早會下場吞并,因此建造鞏固的防御工事并且將蘇聯時期的核設施工事進行翻新,就成為烏東地區的首要工程任務。
例如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當時就成為戰爭焦點,類似于這樣的防御工事,在頓巴斯地區比比皆是,這也是俄軍三年攻勢,卻遲遲未能啃下頓涅茨克的根本原因。
原本,拿下烏東地區兩個關鍵居住點,對于俄羅斯而言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西方突然曝出俄軍向無人化作戰系統投降的事件,這無疑是打擊士氣的轉折點。
讓人恐懼的并非是士兵在面臨生死存亡時的“怯懦”選擇,而是烏軍愈發成熟的無人化作戰系統,如果這些無人作戰設備運用的愈發成熟,甚至是普及到多數的烏軍作戰單位,那么沖突形勢該有怎樣的變化,難以想象。
沒人會懷疑烏克蘭是否具備相應的研發與生產能力,在北約的鼎力相助下,烏克蘭在本土西部地區建立了龐大的、先進的無人設備產業鏈,同時烏軍對無人化作戰系統的發展與協調,也有著“獨步天下”的本領。
在烏克蘭有生力量捉襟見肘的狀態下,無人化作戰越是成熟,就越能讓俄軍心里沒底,他們也發愁戰爭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特朗普聲稱自己即將宣布有關于俄羅斯的“重大消息”,這一消息大概率不僅僅是如何對俄進行制裁,還涉及著將怎樣提供對烏支持。
看來普京的“緩兵之計”跟“美人計”已經不起效用了,清醒過來的特朗普誓要通過戰爭手段來積攢談判籌碼,美俄歐烏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恢復拜登政府時期的狀態。
俄軍向無人化作戰部隊投降,是讓普京感到丟臉的一件事,但美俄關系再次瀕臨破裂,差點被忽悠成功的特朗普又再次變臉,這對普京本人的政治威信而言也是一種打擊。
畢竟,俄羅斯內部的“親美派”聲音甚囂塵上,高層決策也曾在一定時間內有過掙扎,前線只能以“前功盡棄”來形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