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新青年
有態度 有溫度 有你有我
2025
暑期“三下鄉”
近日,西昌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紅色“蒲公英”實踐團前往西昌市安寧鎮康寧社區,開展“黨史沁潤童心·賡續紅色基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融合黨史學習教育與新時代新思想宣傳,開展了入戶宣傳、紅色手工、書法繪畫、紅色文藝匯演、鎮史館參觀、老黨員訪談等豐富多樣的活動,讓紅色基因在社區落地生根,用青春行動書寫實踐育人新篇。
宣講潤人心
實踐團成員分組走進康寧社區居民家中,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工作。成員們耐心地向居民講解著新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把原本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為了讓居民更好地了解相關內容,實踐團還精心準備了圖文并茂的宣傳單,在交流過程中,居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與實踐團成員積極互動。
紅色故事“繪”
實踐團成員生動講述《金色的魚鉤》故事,老班長用縫衣針釣魚做魚湯救傷員、自己啃魚骨的感人事跡,讓圍坐的孩子們眼中充滿崇敬。有孩子動情地說:"老班長的魚鉤是金色星星",道出了紅色精神的傳承。隨后孩子們動手制作粘土魚鉤、折紙黨旗,在"閃閃紅星"等創意作品中深化理解。書法環節中,孩子們認真書寫"長征精神"等詞句,隊員同步講解相關黨史故事,通過"聽故事+做手工+寫書法"的立體教育方式,讓紅色基因扎根童心。
訪談憶往昔
走進安寧鎮鎮史館,老黨員們在歷史的軌跡中探尋初心。通過老物件和史料感受小鎮發展變遷與紅色傳承。大家跟隨講解穿梭展區,從先輩奮斗印記中感悟鄉土擔當,讓黨史學習與地方發展深度交融。圍坐交流時,老黨員們分享"時光寶盒"里的奮斗故事,從艱苦奮斗到服務群眾,傳遞忠誠奉獻的信仰力量。年輕黨員認真聆聽,在對話中汲取紅色養分,讓初心與前輩精神共鳴,共擔新時代使命。
匯演展風采
文藝匯演中,志愿者們飽含熱忱,通過舞蹈、合唱和紅色情景劇等文藝形式,生動展現黨的光輝歷程,在藝術表演中深化黨史學習。從鎮史館參觀到前輩對話,從舞臺表演到實踐行動,志愿者們用青春熱忱搭建紅色傳承的橋梁,讓信仰在文藝中傳遞,讓初心在實踐中閃耀。
本次"三下鄉"活動實現理論實踐融合,隊員們在黨史傳播中堅定理想信念,于新思想行動里厚植社會責任感。既為社區送溫暖,又達成"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目標。未來還將持續深化實踐,讓紅色基因在青春行動中生根發芽。
來源 | 西昌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社會實踐團
本期編輯 | 左左
一審一校 | 賴小小
二審二校 | 沈莉
三審三校 | 馬吉石子
微博 | @涼山共青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