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雌競”言論在社交媒體掀起爭議。
母女關系,似乎變得不再純粹。
而馬伊琍也因此,被卷入輿論風暴中。
曾以“且行且珍惜”詮釋婚姻智慧的馬伊琍。
這次終于撕開了“體面”的虛偽面紗。
事情鬧大后,她的“一言不發”,更令人震驚。
故事還要從《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電影首映禮講起。
馬伊琍和張子楓是主演,自然要出席宣傳活動。
其實彼此聊聊電影拍攝、角色理解,就能完美散場。
可馬伊琍卻偏偏在采訪中說了句石破天驚的名言。
此話一出,瞬間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母女本該是最親密的關系,怎么會用競爭來形容?
馬伊琍解釋說自己有兩個女兒,還是青春期。
所以與女兒的相處,給她的感觸特別深。
而網友又立馬想起馬伊琍和大女兒的合照。
兩人的對比,似乎無形中也強化“雌競感”。
所以,網友斥責馬伊琍“扭曲母愛本質”。
認為將親子關系簡化為雌性競爭是對母職的褻瀆。
但網友卻忽略,馬伊琍話語中的關鍵。
她覺得媽媽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主體”是誰?
比如在電影里,王霜首先是自己,不是教練不是母親。
只有把自己活明白,照顧好自己,才能去愛護去照顧女兒江寧。
如果自己都不懂愛自己,會導致女兒重復“犧牲型人格”的悲劇。
這話的意思就是“愛人先愛己”,其實并沒有錯。
但與前邊的“雌競”放在一起,多多少少還是引起誤會。
網友們無法接受母親的“自私”。
評論區也瞬間變成大型吐槽現場。
但說實話,馬伊琍真的有錯嗎?
馬伊琍特意強調“青春期”,本就是個特例。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叛逆期,女孩子會變得敏感。
會與身邊人攀比,甚至與自己競爭。
就比如她和大女兒的合照,網友議論紛紛。
母女同框被拿來比較外形的現實,她看不見?
難道她感受不到外界無形的審視和評判?
馬伊琍口中的“雌競”,其實很現實。
在她身上,也恰好“映照現實”。
她撕開所有體面,將現實擺在眼前。
其實馬伊琍身為母親的想法,也是在不斷改變。
早些年的她,是自認的“權威式家長”。
后來才慢慢“覺醒”,認識到孩子是獨立個體。
最早的時候,馬伊琍是最傳統最愛孩子的母親。
身為明星,她卻親自照顧孩子。
甚至孩子吃的每一樣事物都要檢查。
當時的她,為了孩子,可以放棄自己的所有。
而“犧牲式母愛”,更在婚姻危機中達到頂點。
她甘愿容忍丈夫的背叛,來維護家庭的和諧。
為追求科學育兒,甚至采用“哭聲免疫法”。
導致女兒小小年紀就缺乏安全感。
在壓抑的家庭中,女兒變成“討好型人格”。
甚至在幼兒園不敢表達想扮演“媽媽”的愿望。
所以她開始覺醒,更希望帶著女兒改變。
離婚后,馬伊琍在采訪中明確反對“為你好”控制。
她將自主權回歸到自己身上,也回歸到女兒身上。
女兒的想法,她都是告知風險,讓對方自己做決定。
此時,馬伊琍已經從“家長型”往“朋友型”轉變。
所以等到后來,女兒還會主動勸母親找對象。
馬伊琍對親子關系的轉變,其實在感情上也能看出來。
曾經何時,她和文章的婚姻鬧得轟轟烈烈。
她拼盡全力為對方提供資源,忍受所有委屈捧對方成名。
可最后卻只換來丈夫的婚外情。
甚至文章被曝光出軌時,她都沒有直接離婚。
直到5年后,才結束兩人的糾纏。
在此之前,馬伊琍還曾經歷過“被閨蜜搶男友”的故事。
最后3人各自安好,但傷害終究無法消除。
所以如今的她看似坦然,卻依舊有隱隱約約的“擰巴”。
或許“雌競”是她內心深處感受到的殘酷真相。
親密關系,尤其是女性關系會更加敏感。
母女、好友,都無法避免互相競爭、爭奪。
她經歷太過“體面”的委屈,所以才如此直接。
其實母女關系,本來就不是直線條的東西。
馬伊琍說的“雌競”,固然讓人驚訝。
但母女親子的“奇葩”言論,本就不少。
就拿陶虹來說,曾出演過單親、控制欲極強的媽媽。
她的表演,得到圈內外的一致好評。
但在采訪中,她卻說把母女關系當“情侶”來演。
但與馬伊琍不同,陶虹的話得到觀眾的認可。
或許東亞家庭的母女關系,本就復雜。
把女兒當老公、把老公當兒子、把兒子當祖宗...
“錯位關系”,也讓母女關系變得“擰巴”。
其實在母女關系上,還有一點也備受爭議。
就是傳說中的“重男輕女”。
明明都是女性,卻偏偏要看重男性。
父母在孩子間的“資源傾斜”,難以理解。
就此如朱丹,前段時間在綜藝里剛被罵過。
把雞腿分給還在“長身體”的成年男性。
在廚房忙碌的女嘉賓,則只能吃雞翅。
寧靜問她是不是偏愛男孩,她也老實承認。
而網友也扒出她讓女兒留級照顧兒子。
甚至還形容女兒抱弟弟“像媽媽抱兒子”。
在女兒未知世事時,就被迫賦予上責任。
同樣“重男輕女”的明星母親,還有葉一茜。
“耍心機”、“嫉妒弟弟”都是她對女兒的評價。
甚至還會腦補“女兒暴揍弟弟”的畫面。
就連女兒的父親的親近,也會被她惡意揣測。
葉一茜的“雌競式育兒”,甚至影響女兒發育。
相比之下,李湘對女兒的培養,才是典范。
她竭盡全力培養女兒,“讓她成為想成為的人”。
對于女兒從來都沒有公開評判或者貶低。
即便父母離婚,也從來不影響對女兒的愛。
健康的母女關系,本質就是愛的延續和救贖。
母親的覺醒不是終點,是女兒自由成長的起點。
雌競言論再升級,“一言不發”的馬伊琍,終于不再顧及所謂的體面。
當她撕開“母女關系藏著雌競”的溫情面紗時,爭議背后藏著更鋒利的真相 。
那些被“母愛偉大”包裹的控制欲、被“血脈相連”掩蓋的權力博弈。
馬伊琍看似不體面的發聲,讓微妙心思在公眾視野里有了被言說的可能。
從“且行且珍惜”的隱忍,到直面關系里的復雜與尖銳。
馬伊琍的轉身或許不夠“體面”,卻為困在傳統規訓里的女性劈開一道縫隙。
真正的和解,從來不是回避裂痕,而是敢承認人性里的真實與矛盾。
女性之間的羈絆,不該只有“犧牲”或“對立”,更該有打破枷鎖后的并肩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