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崔馨雨
記者向陳佩斯發(fā)問:夜里老爺子要是輾轉(zhuǎn)難眠,都是您在一旁陪伴著,對不?
陳佩斯曾提及:我和哥哥二人,交替著照顧父親,基本是一人負責一天,兩天才睡上一覺。老爺子生病之后,記憶力大不如前,常常忘了自己身處醫(yī)院,老是吵嚷著要回家。我們只能反復哄他:您發(fā)燒了,病還沒痊愈呢,暫時還不能回去,等病好了就回家啦。
老爺子仿佛領(lǐng)會了其中意思。
話音甫落,老爺子緊接著問道:“在這兒住著做什么呢,啥時候回自個兒家呀?”
哥兒倆又得哄著老爺子了。
同樣的場景反復出現(xiàn)十次后,哥倆的情緒便難以自持,滿心都是對父親的怒吼沖動。
陳佩斯曾說:在這種情形下,得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接著耐心哄著,直至老人安穩(wěn)睡去。長時間照料老人,難免會生出厭倦和煩躁的情緒。然而細想之下,并非只是你在照料老人,實則是老人為了你而堅韌地活著。
陳佩斯的這句話,竟在一瞬間觸動了我的心弦。
陳強飽受病痛折磨長達十載,陳佩斯與哥哥便悉心照料了整整十年。
這十年時光,又何嘗不是陳佩斯兄弟與其父親最為親密無間的十年呢?
陳強,于陳佩斯而言,不僅是血脈相連的父親,更是其演藝事業(yè)的引航者。受父親的影響與熏陶,陳佩斯懷揣著對表演的熱忱,子承父志,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之道,理論需與實踐相融,陳強便親自下場,悉心指導陳佩斯。電影《瞧這一家子》成為了父子二人首次攜手之作。在拍攝過程中,每一場戲,陳強都會率先親自演繹一遍,而后讓陳佩斯進行模仿,一步一步引領(lǐng)著兒子走進表演的世界。
在父親陳強的悉心指導下,陳佩斯的演技突飛猛進。父子二人攜手打造了“二子”系列電影,包括《夕照街》《父與子》《傻冒經(jīng)理》《父子老爺車》《二子開店》《爺倆開歌廳》。他們幽默風趣的演繹,為無數(shù)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笑聲。即便后來陳佩斯成為獨當一面的制片人,也始終受益于父親陳強的諄諄教誨和以身作則。
7月9日上午,94歲的相聲大家楊少華,由兒子楊議陪同前往參與商業(yè)活動。豈料,當日下午,楊少華便驟然離世。
楊少華離世后的次日,郭德綱發(fā)布一則視頻。畫面中,他正整理戲服,隨后拿出一根沒有骨髓的骨頭加以解說。此舉被部分人解讀:戲服諧音“吸父”,骨頭又可引申為“吸髓”,似在暗指楊少華的兒子們將老父親榨干。
陳佩斯十年如一日地在病榻前悉心陪伴父親陳強,盡顯孝子之心。而楊議卻在高達40度的酷熱天氣下,帶著父親出席商業(yè)活動,不免讓人覺得有借父之名撈金之嫌。二者相較,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孝順呢?
家務(wù)之事,他人本無干涉之權(quán)。然若此類事情發(fā)生于名人身上,便不再僅僅是尋常的家庭瑣事,更兼具輿論導向之效。
2、在“孝”之后緊密相隨的便是“順”。所謂孝,是子女對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主動奉獻;而順,則是指子女不應僅憑主觀臆斷,便將自身想法強行施加于父母身上,而是要尊重并順從父母的意愿。已故的楊少華先生在世之時,曾公開提及:自己所掙的錢財,皆供兒子們使用。直至生命的最后階段,他還配合兒子拍攝視頻、參與商業(yè)演出,一心只為給兒子們多掙些錢。或許,這正是楊老先生自己心甘情愿的選擇吧。
塵世喧囂紛雜,眾人議論紛紜。誰家沒有本難念的經(jīng)呢?為人行事,只求無愧于自己的本心罷了。
此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