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廖丹
7月11日下午,盡管成都華爾道夫酒店外細雨霏霏,但8樓會議廳內氣氛熱烈——成都特隆美儲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隆美)代表正向哈薩克斯坦代表團展示公司最新成果。當PPT最后定格在公司“2024年智能光儲充全球總產能2GW”這一醒目數據時,坐在臺下的投資機構代表頻頻點頭。這家屢次入選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全球一級儲能廠商榜單的中國企業,以其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全球布局引發了來自哈薩克斯坦等國投資機構的濃厚興趣。
7月10日至12日,由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主辦的“成都企業出海路演·國際機構天府行”活動在蓉舉行。作為第二屆成都金融周的重頭戲之一,本次系列路演活動不但匯聚了包括特隆美在內的十余家新能源儲能、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綠色農業等前沿領域的成都本土領軍企業,還特別設置了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路演環節。這一雙向路演模式,既向全球投資者展現了中國企業的技術成果與全球化布局,也為企業提供了與國際資本和商業規則深度對接的平臺。
“成都企業出海路演·國際機構天府行”采用雙向路演模式 圖片來源:活動主辦方供圖
“本次系列路演活動不僅是成都產業鏈韌性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國西部城市以金融為紐帶、以創新為引擎,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的生動注腳。”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成都金融周秘書長傅誠剛表示,活動現場匯聚了國家主權財富基金、跨國產業資本、國際投行等頂級資源,意在為企業出海提供“金融+產業+渠道”的全方位賦能。他期待,通過搭建本土科創力量與國際資本的高效對接平臺,能為“成都創造”注入全球化動能,助力“成都智造”揚帆遠航。
成都儲能企業加速全球擴張
“在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和開發方面,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已是哈薩克斯坦最重要的參與力量。”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華內實·阿滿泰在路演交流時指出,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新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優質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去年,哈薩克斯坦與中國企業簽署的新能源項目開發協議總裝機容量超過了2GW。
這一合作成果與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相得益彰。據《中國儲能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2024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64.9%,達到369.8GWh,其中超九成來自中國企業。面對海外市場需求增長潛力,中國儲能企業紛紛加速海外投資布局。特隆美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電池儲能與智慧能源產業的先行者,成立于2017年的特隆美依托自主研發的BMS、PCS和EMS系統,構建了面向住宅、工商業和大儲等多應用場景儲能解決方案。
2021年,特隆美成立海外事業部,從成都總部出發,加速全球擴張,通過“屬地化研發+本地化生產+區域化服務”的三位一體布局,以儲能系統集成、EPC+OM(交鑰匙集成業務)模式為核心,已建立位于德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墨西哥、南非等的7家子公司及一個位于德國的海外技術服務中心。
“不僅僅是在中國內地,我們在全球都有足跡,是一家真正的跨國公司。”特隆美代表介紹,公司除了依托全國3個主要制造基地積極服務國內市場外,還布局了全球多個戰略區域,全球員工超過1200人,年產能達20GWh,產品已在歐洲、拉美、非洲等地落地,助力多國實現綠色轉型。
據介紹,特隆美全新推出的“Tecnova智能光儲充系統”以全球領先的1500V直流柔性互聯技術為核心,將光伏發電、儲能系統與超快充電模塊集成于一體,為新能源交通與電力場景提供快速、綠色、經濟、便捷的補能解決方案,目前正快速占領新能源市場。
中國有機硅龍頭海外營收增長226%
不僅僅是儲能行業,近年來,東方雨虹、美佳新材等眾多中國新材料企業也在積極向海外市場拓展,謀求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遇。
作為中國有機硅密封材料行業龍頭企業,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硅寶科技”)同樣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
硅寶科技成立于1998年,是以高端有機硅密封材料、硅烷偶聯劑、熱熔壓敏膠三大板塊為主營業務的新材料產業集團,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幕墻、裝飾裝修、新能源汽車、光伏太陽能等領域,技術實力處于行業領先水平,2009年在中國創業板首批上市,是中國新材料行業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
“我們正持續深化全球布局,為更多國際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有機硅材料解決方案。”出席本次路演活動的硅寶科技代表介紹,近年來,硅寶科技堅持“走出去”策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全球許多項目中表現活躍,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全球多個市場,如埃塞俄比亞、埃及、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據介紹,硅寶科技已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商標,公司產品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公司實現出口銷售收入近3億元,同比增長226%。
海外布局進程中,硅寶科技以技術創新增強國際競爭力,不但擁有有機硅密封膠行業第一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還主導或參與制定了124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累計申請了465項國際和國家專利,在推動全球技術規范升級的同時,爭取到越來越多的國際話語權。
災備領域“中國名片”瞄準全球百億美元市場
“我們有信心也有希望代表中國力量,與國際巨頭同場競技。”作為國內首批開展海外業務的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服務商,成都云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祺科技”)也來到了此次路演活動現場。
云祺科技成立于2015年,一直專注于災備技術研究領域的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工作,專門為企業級客戶提供全場景數據備份和恢復服務,用戶現遍布全球170余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營收占比已超過25%。
2025年上半年,國際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旗下客戶點評平臺Gartner Peer Insights發布了最新“Voice of the Customer”(客戶之聲)報告。云祺科技在企業備份與恢復軟件解決方案領域脫穎而出,與華為一道成為僅有的兩家入圍中國廠商。“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既證明了公司在國際標準下的技術硬實力,也印證了海外客戶對云祺的真實認可。”云祺科技代表在路演中表示。
面對2024年全球約240億美元規模的災備市場以及全球TOP10災備大廠均來自美國的行業格局,云祺科技在深耕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同時,也更加關注全球市場,將全球市占率第一的災備廠商Veeam作為對標公司,以“中國方案”直面國際競爭。
云祺科技代表在路演中介紹,在全球虛擬化平臺兼容度上,公司已實現98%以上主流平臺的兼容,并打造了目前全球首屈一指的災備操作軟件界面,海外中小企業只需操作約10分鐘就能完成部署。
據介紹,當前,云祺科技已啟動新一輪6000萬元融資計劃,其中40%用于持續加碼研發,60%用于全球銷售與市場拓展。云祺科技代表表示,本輪融資將為公司未來獨立IPO鋪路,也希望能將云祺打造成為國內首家實現業務全球化布局的災備廠商,代表成都走向全國,代表中國走向全球。
阿斯塔納邀約:共拓合作潛力
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四川與中亞國家的聯系日益緊密。近年來,成都積極推進與哈薩克斯坦在跨境投融資、產業合作、金融創新等領域的合作,支持中國西部企業在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開展投融資業務。
路演活動期間,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分別與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與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阿斯塔納交易所將在產業出海、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政策研究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活動期間,哈薩克斯坦代表團一行參觀鴻蒙生態(成都)創新中心 圖片來源:活動主辦方供圖
“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非常重視金融業發展,現在有數百甚至上千的公司作為成員,而且有很多成員來自中國,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方。”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行政長官雷納特·貝克圖洛夫指出,中哈友誼持續多年,雙邊貿易額在過去三年實現翻番,在2024年突破430億美元,相信未來能進一步去拓展合作潛力。
第一次來到中國的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首席財務官扎拉思·穆薩貝科夫毫不掩飾這趟旅程帶給他的驚喜,“簡直超越了我之前對中國及成都的所有想象。”他介紹,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自2018年全面投入運營以來,已經有447家上市公司,擁有162個獨特發行主體。作為國際交易所,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能夠提供先進的解決辦法,滿足不同投資者和企業的需求。
“我們的使命,是發展中亞地區值得信賴且具有流動性的資本市場。”扎拉思·穆薩貝科夫表示,2025年6月30日,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預計2025年底還將與港交所實現雙重上市計劃。
據悉,2025年阿斯塔納金融日將在9月4日至5日舉行,屆時將匯聚來自70多個國家的5000多位參與者。阿斯塔納國際?融中?管理局主席巴赫提亞爾·特盧別科也熱情向中國企業及投資者發出邀請:“歡迎各位參與到我們的會議中來,進一步探索我們國家之間合作的潛力和機會。”
“未來,我們將持續發揮金融創新與國際化平臺的橋梁作用。”傅誠剛表示,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將不斷優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服務機制,積極推動中國與全球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和深度合作,助力更多企業走向國際舞臺,實現國際化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