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7月11日,陜西省委宣傳部下發《關于2025年度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和省委宣傳部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入選的通知》,陜西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中國陜西省作協會員楊天慶所著的長篇紀實文學《病英雄殷培璞》入選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品扶持和重點文藝創作項目。
作家楊天慶是中國作協會員,是我省著名紀實文學作家,曾經出版了紀實文學《大愛漫蘇丹》《非洲兄弟》和《天使暖人間》等,分別反映陜西援非醫療隊和陜西健康扶貧的感人事跡,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其中《天使暖人間》被列入國家對外出版工程;《大愛漫蘇丹》獲中國人口文化獎和國家衛計系統“五個一”文學獎;《非洲兄弟》入選“絲綢之路”文學精品項目。
作家楊天慶創作的《地病英雄殷培璞傳》,以西安交大一附院殷培璞教授一生進山為老百姓防治地病的人生故事為主線,用文學手法弘揚殷培璞視人民如家人,愛病人如親人的大愛無疆,醫者仁心的精神風貌。
作品介紹到: 殷培璞教授,1923年10月出生于陜西漢中,中共黨員,是西安交通大學地方性骨病研究所教授、所長,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主任,中共中央地方病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地方病專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醫學會地方病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共陜西省委地方病領導小組成員、陜西省骨科學會事理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后榮獲陜西省政府勞動模范、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
1990年12月退休,2004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81歲。殷培璞教授從1956年開始投身于大骨節病防治工作,先后赴陜西省62個病區縣中的41個縣,乘公交、帶食物、查病情,找病因。在條件極為艱苦的麟游縣和永壽縣設立大骨節病防治點,長期吃住在那里。
為解決大骨節病導致的嚴重關節畸形給患者帶來的巨大痛苦,首創了大骨節病關節功能重建與修復術,免費為1000余例大骨節病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針對全國大骨節病缺乏有效預防措施的難題,殷培璞教授于1978年率先提出“吃雜、改水、講衛生”的大骨節病綜合防治措施,使得陜西省病區兒童的大骨節病發病率大為降低,試驗前兒童大骨節病X線新發率為32.35%,試驗后無一例新發,為我國的大骨節病防治做出了卓越貢獻。
臨終前殷培璞仍放心不下病區群眾,特意囑托逝世后將自己葬于麟游縣崔木鎮楊家堡村,繼續守望這片他熱愛并為之奉獻終生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