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聯賽第16輪比賽大連鯤城3-1南京城市、佛山南獅2-1深圳青年人的兩場比賽中,均出現了爭議判罰,涉及一個進球無效和一個點球判罰。
本文根據視頻回放(中甲目前沒有VAR裁判)和點球判罰規則評議這兩次經典案例!
首先了解下點球判罰規則:
進攻方在對方禁區內獲得的所有直接任意球均為點球!
在足球比賽中,任意球分為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判罰標準主要依據犯規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以下是兩者的具體判罰標準及區別:
一、直接任意球
定義:可以直接射門得分,無須經過至少一名其他球員觸球。
1. 踢或企圖踢對方球員
2. 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球員
3. 跳向對方球員(危險沖撞)
4. 沖撞對方球員(魯莽或使用過分力量)
5. 打或企圖打對方球員
6. 推搡對方球員
7. 拉扯對方球員
8. 故意手球(守門員在本方禁區內除外)
9. 向對方球員吐唾沫
10. 使用暴力行為或嚴重犯規(如亮鞋釘飛鏟)。
裁判判罰直接任意球時,單臂平舉指向進攻方向。
二、間接任意球
定義:不能直接射門得分,必須經過至少一名其他球員觸球后進球才有效。
判罰標準(以下情況通常判罰間接任意球):
1. 守門員違例:
持球超過6秒(2025/26賽季后可能調整為8秒)。用手接隊友故意用腳回傳的球(不包括頭球、胸部回傳)。發球后,在另一名球員觸球前再次用手觸球。用手接隊友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如足協杯1/8決賽,河南3-2浙江的比賽中,浙江隊守門員用手接隊友故意用腳回傳的球,被判禁區內間接任意球!
2. 普通球員違例:
危險動作(如抬腳過高、倒鉤時附近有防守球員)。
阻擋對方球員行進(無球狀態下故意阻擋)。
干擾守門員發球(如阻止門將手拋球)。
其他非嚴重犯規(如拖延時間、非體育道德行為)。
判罰間接任意球時,裁判單臂上舉過頭,并保持該姿勢直到球被踢出或被其他球員觸碰。
案例一:深圳青年人在補時階段(第90+13分鐘)打入絕平進球,但被邊裁判定越位在先,進球無效,這一判罰引發深圳隊不滿。
本場主裁判蘇子豪,比賽監督郭皓。
根據直播畫面,此球并不能完全準確判斷是否存在越位!
深圳隊射門瞬間,前插補射的球員與佛山畫面最右側球員似乎身體重疊,越位不越位均屬體毛級。
但是根據直播過程中的視頻回放,能夠非常清晰的判定該進球屬于越位進球!裁判員判罰正確!
案例二:南京城市1-3大連鯤城的比賽第76分鐘,大連鯤城獲得的點球,存在爭議,防守動作是否構成犯規存在不同解讀。
本場主裁判熊星,比賽監督趙宏
點球獲得全過程↓
穆謝奎射門被撲后,補射過程中率先伸腳接觸到足球獲得暫時控球權,動作慢的防守球員被裁判判罰犯規。
可能有球迷認為穆謝奎并沒有得分機會,不應該判罰點球。根據點球判罰規則,所有禁區內被判直接任意球的犯規都是點球。
該球根據直接任意球第一條:踢或者企圖踢對方球員的標準,南京隊防守隊員明顯因動作慢踢向了穆謝奎!點球判罰正確!
此球在中超聯賽第16輪,北京國安2-1云南玉昆的比賽中,第82分鐘張玉寧獲得得點球雷同!
您認為這兩個球判罰有問題嗎,歡迎評論區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