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門橋、1050mm涉水能力、防脫圈輪轂)
隨著路虎衛士(參數丨圖片)放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一些喜歡經典方盒子路虎的玩家轉向英力士,這是一家英國汽車制造商,其打造的擲彈兵正是為取代老衛士而來,但原廠的越野能力并不突出。近日,德國改裝公司Letech在原廠的授權下,打造了一款門式車橋的擲彈兵,命名為Trialmaster X Letech,在懸掛系統、車橋結構以及輪轂等多方面進行改進,具體有哪些變化?下面我們詳細分析。
與普通版的差異之處
Letech摒棄了常規Grenadier車型所采用的前后五連桿配螺旋彈簧懸架結構,取而代之的是經過高度改裝的門式車橋系統。在每個車輪的輪轂位置引入了獨立的減速機構,使驅動軸可以保持較高的安裝位置,避免被障礙物剮蹭。在Trialmaster X Letech上,門式車橋由Letech內部打造,前后軸均為五連桿加強結構,并配備偏置式輪轂,進一步優化輪距與懸掛行程。
新車軸還能提供更大的車輪鉸接度,重量分布也更平衡,為了進一步提高4x4的越野能力,Letech設計了喇叭形輪拱、帶油桶支架的梯子、輔助燈、備胎架和可拖動4.5噸的前絞盤。
普通的標準版擲彈兵離地間隙約為264毫米,而Trialmaster X Letech則通過門式結構將離地間隙抬升到450毫米,整整高出186毫米,作為參考,目前路虎衛士的原廠離地間隙不到220毫米,擲彈兵Letech門橋版高了一倍以上。
涉水深度方面,從標準車型的800毫米提升至1050毫米,Trialmaster X Letech可以輕松征服中大型河流、泥潭、沼澤等惡劣環境,目前涉水深度可以超過1米的越野車并不多。
此外,新車還有哈金森工業公司提供的18英寸防脫圈輪轂,相比原廠輪轂,擁有更高的抗沖擊能力和結構強度,確保在越野條件下輪胎不會脫圈、漏氣。搭配37英寸的BFGoodrich越野輪胎,泥地、巖石、沙漠,都可以勝任。大尺寸輪胎進一步提升了接地面積和側向支撐能力,當然缺點就是市區駕駛舒適度差,油耗高。
門式車橋的優缺點
門式車橋,又稱減速橋,是一種帶有輪邊減速裝置的車橋結構。通過在輪轂處加入一組齒輪傳動系統(直齒輪或行星齒輪),讓驅動軸的位置高于車輪中心。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離地間隙,輪軸位置上移,整車底部組件,包括油底殼、差速器等可獲得更高的離地空間。
輪邊減速功能也至關重要,齒輪減速機制將發動機扭矩進一步放大至車輪,提高低速扭矩輸出,增強脫困能力,這意味著從發動機曲軸到變速箱放大扭矩,到輪邊再次放大。同時換兼具負載分散的作用,將扭矩從中央傳動軸分散到每個車輪,減少軸承與傳動部件壓力。
這種結構對輪轂與輪軸強度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通常采用重型金屬鑄件,并配有大規格軸承與密封圈。相比傳統實心橋,門式橋可以提升100-200毫米的離地高度,大扭矩也更適合攀爬與脫困。這時候有人問了,為何不直接用長行程彈簧增加離地間隙,這是因為門式車橋雖然底盤升高,但重心不必大幅上移,車身穩定性更好。
當然門式車橋也有缺點,首先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相比普通橋,門式橋包含更多的精密零件,造價高昂;其次傳動效率損失大,額外齒輪系統造成能量損耗,影響燃油經濟性,同時橋體、齒輪、潤滑系統讓簧下質量增加,影響懸掛響應,操控靈活性不如普通車型;此外,門橋后期使用需要定期保養輪邊齒輪系統,噪音也相對明顯。
門式車橋早期被廣泛用于軍用車輛,如著名的奔馳烏尼莫克與G-Class軍規版,這一結構后來被引入民用領域,比如量產的奔馳G 500 4x42、悍馬H1,一些改裝品牌也專門制作門式車橋,比如TIBUS門式橋系統,用于改裝Jeep、衛士等硬派越野車型。
選車偵探觀點:Letech擁有深厚的門式橋開發經驗,其技術早已應用于奔馳G-Class等特種車輛之上。此次將這一結構引入英力士擲彈兵平臺,為喜歡硬派越野的玩家提供了新的選擇,提升了越野通過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問題,讓原本就備受詬病的操控感“雪上加霜”,對于市區駕駛并不友好。大家覺得英力士擲彈兵怎么樣?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