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單車天使車隊來到湖州吳興區潞村和南潯古鎮騎行并參訪。跟臺灣差不多的鄉間小路騎行體驗,美麗中國館里娓娓道來的絲綢故事,南潯古鎮里新鮮的水鄉游船體驗,讓小勇士們大呼“過癮”。
兩岸鄉間小路不同的騎行感受
14日上午9:30,小勇士們到達潞村。這里是依托4200年前的錢山漾遺址(該地2015年被確認為世界最早絲綢實物出土地),打造了“世界鄉村旅游小鎮”。
10公里的騎行里程,時而過小橋,時而穿涵洞,時而走小路,時而環大彎。小勇士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井然有序,依次一一比出騎行手勢,提醒后面的跟隨者“右轉”“有坑”“遇到障礙物”“放緩”……訓練有素的團隊配合,保證了在更為復雜路況下的騎行安全。
而前導隊的隊員們,也輪流在各個路口停下攔車,阻擋往來車輛打亂騎行團隊。
“鄉間小路彎彎拐拐比較多,大家必須集中注意力。我在臺灣的鄉下也經常騎行,這里彎比較多,更需要大家配合好”,來自臺灣的志工張恩誠,已經是大二學生。從前他是小勇士,現在已經成長為志愿者,并且考取了單車教練證、滑雪證、體勢能指導證、運動物理按摩證,明年就是大三學生的他,為何要考這么多證?“以后就不用擔心養不活自己啦”,他說,有了單車證和滑雪證可以當教練,體勢能指導證是針對老年人的,按摩證是針對年輕人復健的,都是未來產業。
香港、澳門、臺灣的手勢大不同
騎行間隙,團隊成員互相交流,對比起了兩岸手勢。
來自香港的志工甄希藍,看到有幾個小勇士沒戴騎行墨鏡,就網購了送過來,送給金鳳、伍呷和承志他們。
楊民忠問她:“你買了幾個?”
“7個”!甄希藍說完,比出了7 的手勢。
“咦,你們不是7嗎?”楊民忠也比了一個7,不同的是,他的7是阿拉伯數字7,而甄希藍的7是手槍的形狀。楊民忠說,“香港不是跟大陸都是比阿拉伯數字7嗎?”
“小華小華,你怎么比7?”他倆又好奇地問澳門的廖小華。
結果,小華比出了一個食指向上的“7”。
“那8呢?”眾人異口同聲問道。小華比出了一個食指向下的“7“,把大家看傻了眼。
經過各地志工的認真比對,得出了一個規律:香港和臺灣的手勢是一樣的,澳門比較特殊,而大陸自南向北,各不相同。
好動的臺灣男孩和沉默的大涼山男孩
”參加了單車天使以后,同學們都說我的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現在都叫我‘社交悍匪’“,來自大涼山的伍呷,喜歡撒嬌,她說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哥哥姐姐們都很照顧她。
與女生不同,大涼山的兩個男孩都比較沉默,大一些的馬強臉上常掛著靦腆的笑容,眼神清澈?!彼念I導能力很強,是大涼山小勇士的隊長“,楊民忠說,大涼山騎行團隊在馬強的帶領下,團隊精神很強。
而伍忠,在臺上分享的時候常常妙語連珠,眼神靈動。但在日常,他則顯得比較沉默,不愿意太多表達。
與他們不同,臺灣來的小勇士大多活潑好動,古靈精怪:騎行間隙,互相開玩笑,起外號;講解員講解的時候,調皮的傅伯彥站到銅像邊上,搖頭晃腦;臺灣小勇士隊長張余丞好奇地拿起了隨團攝像記者的手持相機,學習起了運鏡……
“我們招募的時候,大涼山的小勇士都是學霸,而臺灣的小勇士以運動員為主”,楊民忠說,也許這就是臺灣和大涼山小勇士不同的原因所在。
導報記者 林靖東 俞舒林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