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再點右上角“…”設為★哦
在海外待了近 10年,我最大的感受是那些名人企業家老板們,在國內和國外是完全兩幅面孔。
在國內呼風喚雨橫著走的,出了國低調的像個孫子;在國內號稱民族企業家,簡介上寫著“無境外永久居留權”的,實際上兜里的海外綠卡比信用卡都多。
在國內言必稱老婆,喜歡上演伉儷情深的,十個有九個半私生活混亂,在海外隨時隨地能生新崽崽,不管是傳統行業老登,還是高科技產業新富,幾乎沒有例外。
之所以敢把話撂在那兒,是因為見到真的太多了,但具體又不能說,只能說那些在海外的有錢人子女中,有兩種人最容易長歪。
一種是單親且父母離異又分別重組家庭的,說白了就是兩邊都忙著投入新生活,舊孩子成了累贅只能送國外。
這樣的孩子大多沒啥安全感,花錢也容易大手大腳,因為花掉的才算自己的。
另一種是大家庭的嫡系非長子或者是庶出。
后者的媽媽很年輕但好吃懶做居多,生孩子純粹是為了綁飯票,根本沒能力教,孩子爸爸年紀大,精力有限也顧不上教,于是乎這孩子就內啥了。
也因此我特煩那些動不動就教女孩子給大哥帶球的情磚們,女生的飯票是有了,但產出的孩子是廢了。
為啥這么說呢?因為小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光是金錢,還有親情陪伴、身份和社會認同,具體咱就以最近熱搜上的娃哈哈老板家事來做個剖析吧。
想想也是諷刺,宗老剛走的時候,農夫和娃哈哈打輿論戰,農夫被炮轟老板獨子是美國籍,結果娃哈哈冒出三個私生子,還全是美國籍。
不得不說農夫老板人還怪好的,被網暴的老母親都送走了,也沒提老對手家私事,也算是很有首富風度了。
如果不是信托官司曝光,估計宗老現在還是那個一年開銷不超過5萬的布衣神話,現在人設塌了,他的形象反倒是鮮活起來。
說他創業時就開始留情,第一個婚外戀對象是駕駛員,黑黑胖胖身材走樣,他也不挑,直到有天駕駛員上門堵,老婆才知情。
還說他和校辦廠罐頭廠的一些女員工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但這些人文化水平都不高,直到90年代初他邂逅浙大畢業的杜女士,才真正留種。
問題又來了,公開報道上小杜是91年才去他公司上班的,但最新曝光的法庭文件上,兒子繼昌是1989年在杭州上城區生的,咋回事?
老爺子70歲后,長公主就搬到他旁邊的樓層去住了,理由是擔心父親的身體,但知情人說名為照顧,實則監督。
因為最后一個孩子是他73歲時生的,女兒再不出手的話,來打撲克的女人太多,J和K都不夠數了。
#終于明白為啥一排四個了#
情史豐富的老板不少,正常離婚再娶就是了,你看花為任總,也是娶的女秘書,大大方方把小女兒帶出來了;
賭王家雖然后面兩個沒扯證,但子女也都是公開承認,給產業給錢給名份。
宗老板這些年從未公布過二婚,電視上給女兒立的也是獨生女人設,其他孩子在他生前被捂的嚴嚴實實,說明他自己也清楚生得不光彩,不敢認也不想認。
為什么呢?我想到了一則采訪片段,宗老說自己是南宋抗金名將的后代,曾祖父是清朝二品大官,爺爺是張作霖手下的財政次長。
但他沒說的是,爺爺后來投奔了汪偽政權,做了警政部的中將秘書官,但好景不長就被擼了,從此家道中落,到父親這一輩子只能做個小老師了。
因為家庭成分不好,他17歲被下放到舟山農場曬鹽,后來又去紹興茶場燒窯、割稻和養豬,一去就是15年。
老母親都以為兒子永遠回不來了,給他打了套家具送過去,說盡快找個農村姑娘安定下來。
但他堅決不找,一直熬到33歲頂替母親職位回到杭州,才跟同是知青回城的長公主她媽結了婚,從這里也能看出他是個心氣很高的人。
后來做校辦廠發了大財,被政府開會2次表彰,他哭到泣不成聲,作為曾經家世顯赫但又淪落到最底層的人,他非常渴望被主流認可,渴望得到尊重,渴望留下好名聲。
因為祖上站錯過隊,所以他積極參政,立的也是愛國人設,但過分在意名聲,也把自己給框住了。
既想要道德上的贊美,又舍不得復雜的私生活,還指望兩邊都不出問題,怎么可能呢?
他不止一次說自己窮怕了,那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是給錢,我私德有愧,給錢;給不了名份,還是給錢。
3個孩子21億美金信托是他能給出的最大誠意,直男都覺得錢給到位了,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至于這錢什么時候到位,會不會有風險,那都是以后的事兒,慢慢來,不著急,結果就是人都走了,還差3個億沒到位,信托沒搞成,功虧一簣。
#娃哈哈變娃娃娃哈#
但大人的想法,有沒有問過小孩子呢?從長公主的角度,出生不久父母就開始創業,自己做留守兒童,5歲時父親事業起飛,從此早出晚歸,父女倆一周見面不超過一小時。
到14歲被父親送去美國讀寄宿學校,語言不通、文化不通都要獨自面對,老父親一年來2回,說是探望女兒,誰知道是不是來看小媽和她的新生崽呢?
她十幾歲就目睹爸爸和他的新家庭共享天倫,眼看著小媽在公司的勢力越來越大,只能大學肄業匆匆回家。
從生產線底層職位做起,一點點往上,只是在媒體的報道里,她總是和父親的經營理念唱反調。
那時覺得是她太年輕了,回過頭來再看,那些叛逆的背后多多少少夾雜著對父親所作所為的抗議和不滿吧。
有人說宗老板香火觀念重,想留錢給兒子是正常的,可從女兒的角度,從2005年回來跟父親一起打江山近20年,每天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和不確定性,公司以后還能不能持續盈利都是未知數。
它們又不是像花為那樣的高科技企業,飲料廠可替代性太強,自己每天和員工們拼死拼活的干,父親卻抽走利潤的大頭放進給其他孩子的信托,讓他們躺著不做事就有錢拿,且不用承擔任何的風險,憑什么呢?
就憑他們是帶把的,憑他們的媽媽在別人的婚姻里橫插一腳嗎?
不行,長公主必須要復仇,這一步棋從她爸爸生病后的治療方案起就能看出端倪。
宗老一開始查出是肺癌,這并非不治之癥,70幾歲也不算太老,如果能去美國日本甚至香港治療,存活率會很高。
他們全家都有海外身份,完全可以出國治病,但事實上從確診到離世連北京上海都沒去,就只待在杭州本地。
只能說明長公主控制了全局,杜女士使不上力,包括臨終前,她也利用老父親對名譽的愛惜拿到了最新遺囑,甭管那是否是宗老本意,羽翼豐滿的女兒,怎么會怕一個奄奄一息的老頭呢。
等老爺子人一走,鋪天蓋地的“一妻一女”宣傳文案直接把杜女士在內的所有娃哈哈人架起來烤:
假如跳起來說出真相,那就是傷害宗老和娃哈哈,不說那爸爸和品牌就是長公主手里最大的人質和籌碼,還有比這更完美的方案嗎?
等輿論上占穩先機,長公主迅速調整集團架構,把杜女士控制的工廠關停的關停,清算的清算。
杜也試過聯合叔伯兄弟來搶搶權,尤其是長公主那個當了老賴的叔叔,跳起來對她指指戳戳。
殊不知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叔叔是真心幫侄子打江山呢,無非是想先借杜女士之手打掉侄女,然后再解決侄子他們咯,當長輩的還怕小屁孩嘛。
從這個角度講,作為明面上的獨生女,長公主不光要面對同父異母兄弟的圍剿,還有虎視眈眈的叔伯老臣們夾擊。
但人家早早做了布局,上下游企業控制權都在自己手里,來鬧就直接辭職,最后還是官方出面把人給請回來。
現在杜女士把家事搬到臺面上,無非想制造輿論說宗老不止她一個女兒,其他人也有權利繼承,反正公司已經給了長公主,鬧的越大她損失就越大。
掐指一算上一個這么跳腳的還是杉杉那位小媽,她還是有證的呢,最后又得到什么呢?(鏈接文:)
截止目前這場紛爭還在繼續,但無論是出于國人傳統的倫理觀,還是作為女性,我都希望長公主能贏。
法律上承認非婚生子的繼承權,并不意味著它就合理,就能上得了臺面。
希望杭州法院的判決能考慮社會價值導向,考慮公序良俗,這個浮躁的世界需要公序良俗。
出差路上匆匆寫的稿,今天先發前奏篇,關于富豪圈更多私生子女的野生故事,咱下一篇見,為防失聯被嘎,大富本人碼加一個吧:
找到伢伢哦
文末依舊是好物時間:
*圖片及資料源于網絡,本文為伢伢復盤原創,
轉載請聯系伢伢復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