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入伏天,老家群里曬餃子,南方同事卻喝鴨湯。
北方頭伏餃子有講究,面粉發酵好消化,四季豆餡溫補脾胃。
蝦皮補鈣實在,可三十多度高溫,肉餡看著就膩歪。南方冬瓜老鴨湯正當時,鴨肉性涼,撇凈浮油加姜片暖胃。菜場活鴨二十塊一斤,比點奶茶劃算,喝著還舒服。
年輕人養生玩出新花樣,保溫杯里泡帶芯蓮子成標配。生啃蓮子能降火,午休后腦子清醒,比喝咖啡還管用。
馬齒莧最近被大媽們搶瘋,五點去菜場都未必能搶到。這玩意兒維C含量是檸檬三倍,補電解質比運動飲料實在。脾胃弱的別學網紅吃冰草沙拉,切碎炒雞蛋更穩妥。
祛濕狠招看這里,帶皮冬瓜煮湯是隱藏大佬。那層白霜利尿效果好,搭薏米老鴨煲兩小時,湯清又解暑。
絲瓜別去皮,切滾刀塊和豆腐煮,撒點干貝絲鮮味足。紅莧菜批發價漲三成,鈣含量比牛奶高兩倍,伏天吃正合適。伏天吃羊肉要緩緩,小白領吹空調喝羊湯準冒痘。
改喝黑豆鯽魚湯,燉四十分鐘就好,清淡又便宜。
西葫蘆切片猛火炒,混著蝦皮鮮味,能扒兩碗飯。空調吹多嚼糖姜,超市罐裝就行,辣得冒汗排寒氣。老祖宗入伏吃三樣該翻篇了,南北飲食各有妙處。
九零后泡蓮子,大媽搶馬齒莧,跟著時令吃最實在。
別死守老黃歷,菜價牌上漲價狠的,準是伏天該吃的。我個人認為,不管南北啥講究,新鮮營養才是關鍵。現在就去菜場看看,哪種菜正新鮮,趕緊買回家做起來。
關注網易號,獲取更多伏天養生小妙招,清爽過三伏。
伏天養生別糾結,吃得對味又營養,日子過得才舒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