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新四大火爐要給大伙“下馬威”了。重慶福州杭州南昌穩居前列,老四大火爐只剩重慶還在榜。
氣象臺說評判標準變了,不只是數高溫天數那么簡單?,F在要看白天多熱、晚上悶不悶、空氣濕不黏糊,算的是體感溫度。
就像福州,有天體感溫度全國第一,出門五分鐘衣服能擰出水。杭州今年高溫天數比南京還多,日頭毒得柏油路都發軟。
重慶還是“火爐之王”,常能竄到四十度以上,地面曬得能煎雞蛋。南昌晚上八點多還三十四五度,躺床上跟蒸桑拿似的。為啥老四大火爐里南京武漢掉出榜了?
南京有紫金山和長江幫忙“散熱”,熱氣沒那么容易囤住。武漢現在評判標準更嚴格,算上晚上悶熱指數就沒以前靠前了。新榜單城市各有“烤驗”的緣由,地理氣候和城市變化都有份。
重慶被群山圍著,熱量聚在盆地里散不出去,副熱帶高壓一來更熱。福州在閩江口的盆地,四周山擋著風,濕氣重讓人黏糊糊難受。杭州這些年高樓多了,綠化少了,熱島效應把城市變成“大蒸籠”。
南昌被幾座大山環著,季風難吹進來,空氣不流通悶得人發慌。全球氣候變暖也在背后“推波助瀾”,極端高溫天越來越頻繁。城市里空調多了,室外熱氣反而更重,高樓大廈還特別能存熱。
不過各地都有應對的土辦法,重慶人躲防空洞納涼,還開起了集市。
福州街頭隨時能買到冰綠豆湯,魚丸湯解暑又降溫。
杭州的桂花糕帶著涼氣,西湖邊樹蔭下能稍微躲躲熱浪。南昌晚上有沖涼車出租,在贛江邊吹風也算個好去處。咱農民兄弟夏天出門干活可得留意,別在最熱的時候硬扛。
早上早點下地,下午躲躲日頭,隨身帶足鹽水和防暑藥。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經驗還管用,但也得盯著氣象臺的最新預警??茖W防暑加上土辦法,咱既能尊重老智慧,也能跟上新變化。
現在最緊要的是,把家里的防暑物資備齊,門窗做好隔熱。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得注意別中暑,多喝溫水少喝冰的。
未來高溫天可能越來越常態化,咱得琢磨出更合適的應對法子。
每個城市的“熱”都有自己的脾氣,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對癥解暑。大伙平時多關注天氣變化,根據自家情況提前做準備,別等熱得受不了才著急。網易號會持續給大伙跟進最新天氣和應對辦法,記得常來看看。
夏天再熱也有法子過,摸清天氣的門道,咱就能把日子過得舒舒服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