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之女)突然“冒出”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這事兒本身就夠讓人驚掉下巴的!
但更讓人一頭霧水的,是媒體最初那波“迷之操作”和三個孩子那離奇的年齡差。
一開始不少媒體報道得含含糊糊,字里行間愣是讓讀者以為這三個娃都是宗慶后后來的妻子杜建英(宗馥莉繼母)生的!
這信息差,直接給后續的理解埋了個大坑。
等弄清楚三個孩子的出生年份,大家就更懵圈了:老大是1989年出生,老二是1998年出生,老三是2017年出生。
前兩個差9歲(接近10歲),還算在正常理解范圍。但老二和老三之間,竟然差了整整19歲! 這年齡斷層也太大了點吧?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老三2017年出生時,老爺子宗慶后72歲了,這勉強還能從“老當益壯”去理解。
但按照媒體當時暗示的說法,如果這老三也是杜建英生的,她那年可就是51歲了啊!
51歲的年紀,絕大多數女性別說生孩子,連自然受孕的可能性都幾乎沒有了。
而且,杜建英明明已經有老大老二兩個孩子了,無論是從身體承受能力,還是從財產分配的角度看,似乎都完全沒必要在這個年齡冒如此巨大的健康風險去拼命再生一個。
這個邏輯怎么看怎么說不通。
后來,隨著消息慢慢沉淀下來,大家才終于搞明白了這個關鍵烏龍——原來啊,最小的那個2017年出生的孩子,根本就不是杜建英親生的!孩子的生母被扒出是宗慶后家里的“別墅管家”。
別墅管家是個啥?說白了,就是家里請的高級保姆或者生活助理,日常負責照料老板的起居生活,身份雖然特殊點,但本質上就是個高級些的雇員身份。
據說,這位管家是個90后,生下兒子后拿錢斷絕了一切關系,孩子交由杜建英撫養。
這下子,之前圍繞“高齡產子”的巨大疑惑和對杜建英的誤解,才算是水落石出了。
關于宗家這仨同父異母的孩子,還有一個挺有意思的點被媒體帶出來了:這三位,據說都持有美國國籍。
國籍這事吧,在去年那波風口浪尖上,還成了一把“劍”——去年宗老去世后,有些人拿農夫山泉老板鐘晱晱的兒子是美國籍這事說事,想把農夫山泉也釘在“不愛國”的恥辱柱上。
鐘晱晱當時出來解釋得很清楚:“我兒子雖然是美國籍,但他在農夫山泉可是一股股份都沒有!農夫山泉,的的確確完完全全是中國企業!”
這事兒妙就妙在,其實宗慶后有這些孩子的事兒,在杭州那些頂層富豪圈子里,真不算什么驚天大秘密。很多圈內人都知道,以鐘晱晱的地位和人脈,他不可能不清楚這樁舊聞。
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啥?
哪怕當時鐘晱晱自己正被網絡“滔天巨浪”圍攻,處境極其艱難,他也沒有把宗老這檔子私事拿出來當擋箭牌或反擊武器!
就沖這一點, 就像評論人儲殷說的,鐘晱晱這個人,做事有分寸,有底線。再大的風波,也沒突破一些基本的游戲規則,沒去揭老對手的這塊傷疤。
說回杜建英,她這個人,本身也絕非尋常角色。
起點高,眼光準,膽子大。
她是浙大畢業的高才生。你想啊,在那個年代,一個名校才女,一畢業就敢押寶加入宗慶后剛剛起步、前途未卜的創業小公司?這本身就是一份常人難以企及的勇氣和魄力。
她23歲就為宗慶后生下第一個孩子,這在當時可以說是把個人發展和家庭命運都徹底和宗慶后綁在了一起。
30歲那年,她作為監護人,帶著年幼的宗馥莉遠赴美國讀書學習。32歲,又生下第二個女兒宗婕莉。
在娃哈哈打江山的漫長歲月里,杜建英絕不僅僅是“老板娘”。她是公司內部公認的“二把手”,深度參與管理決策,對娃哈哈從小到大的發展騰飛,貢獻非常大,實實在在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娃哈哈步入成熟期,她逐漸從一線管理退下來后,也沒閑著,轉戰投資領域玩得風生水起,同樣干得非常成功,積累了大量個人財富。 換句話說,她本人早就是極具實力的女富豪了。
杜建英和宗馥莉的母女關系(準確說是宗馥莉父親伴侶的關系),遠不止血緣那么簡單,更像是牢固的“戰友+盟友”。
她不僅曾是宗馥莉未成年留學時的法定監護人,兩人在事業上也是聯系緊密,至今名下還共同持有、管理著多家公司,利益深度綁定。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公開信息顯示杜建英是否(或曾經)在法律上正式嫁給了宗慶后,但看看她這大半輩子:從23歲初出茅廬追隨宗慶后開始,一直到如今年近六旬,她的人生軌跡、事業版圖、情感紐帶,都緊密地與宗慶后、宗家深度交織在一起,分都分不開。
她幾乎把自己最有創造力的歲月以及后續的財富積累,都和宗慶后的興衰沉浮纏繞在了一起。
宗慶后老爺子去世后,女兒宗馥莉手持父親清晰明確的遺囑,本該順理成章地繼承全部遺產。然而,那三位突然出現的同父異母弟妹,直接一紙訴狀把局面攪亂了。
他們的核心邏輯其實直指這份遺囑的合法性:他們認為遺囑訂立時缺少了宗易友的現場見證,據此就主張遺囑無效,要求法院繞過遺囑,直接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和份額來重新分配財產,這樣他們作為婚外子女也能分得一杯羹。
這案子還卷進來一個金額龐大的“家族信托”,這才是潛在更大的變數。宗家這個信托原本計劃要放進21億美元,但實際操作到位的只有18億美元,關鍵的3億美元至今還懸在外面沒進去。這筆錢要是真能補齊了,事情性質就有些不同了。
因為這3億一旦注入信托,根據信托的運行規則,那幾位非婚生子女以及他們的母親,就有更明確的身份和依據去主張成為信托的受益人之一,有權從中受益或分享信托產生的利益。這等于是在“法定繼承”這條路之外,又給他們開了另一道分取宗家財富的“口子”。
不過眼下最硬的還是宗馥莉手里的那張“王牌”——她父親白紙黑字留下的遺囑。這場官司的關鍵戰場,就在于這份遺囑本身是否足夠扎實。
焦點中的焦點是這份遺囑是否經過了法定的正式公證。如果這份遺囑的訂立過程完全合法合規,沒有任何程序上的重大瑕疵(比如立遺囑時老爺子神志不清或被脅迫),最關鍵的是它確確實實走完了國家認可的“公證”這道硬程序,拿到了那份公證書——那么,這份遺囑在法律上就是一道極其堅固的屏障。
非婚生子女們僅以“沒有家族成員見證”這一條理由就想否定這樣一份有效的公證遺囑,難度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大,法院通常都會首先尊重被繼承人經過公證的意愿。
所以綜合來看,目前宗馥莉的處境,優勢明顯。只要她那份公證遺囑堅如磐石,非婚生子女們想通過訴訟撼動整體遺產繼承格局的希望就很渺茫。真正可能帶來變數的,反而是那個懸而未決、尚缺3億美金的家族信托。
錢能不能補進去、補進去之后信托如何安排受益權,這才是未來值得持續關注的后手棋。
看著這場圍繞宗慶后千億帝國展開的爭奪,心頭難免涌上一股涼意。
老爺子創業一生,白手起家筑起商業王國,何等傳奇。誰曾想,百年之后,身后事竟也逃不脫這俗世劇本。
宗慶后留下的,是一座聳立至今的商業豐碑,或許也曾期盼一個平穩有序的代際傳承。然而結局,終究是一場骨肉相爭、法庭為陣的唏噓余響。
金錢的背后,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骨肉羈絆和人性的寒涼。生前萬億,身后寸土難安心。
這,或許才是真正的“遺產”中最沉重的那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