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感覺這次娃真的跟之前不一樣了,之前是光畫餅吃不到,現在畫的餅漸次都開始慢慢落地,言出必行,說到做到。
也許剛開始還做得沒那么完美,會有拖延,有瑕疵,但態度對了,就不怕路遠。
這幾天娃給了我很多信心和希望,謝謝我親愛的娃,也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與欣慰
人生不長,希望之前怎么華麗跌倒,就懷揣勇氣爬起來疾速奔跑。高三加油哇[拳頭]竭盡全力,為自己的夢想拼一拼,自助者天助。
腳踏實地之后,仰望星空才美。拿出不蒸饅頭爭口氣的堅定與勇士,該奮斗的時候,別偷懶和逃避。只有奮力拼搏,才能將夢想照進現實。
我也要把努力落地,在自己的領域內持續提升,刻意練習,學無止境,活出自己的光芒萬丈……
一起加油,相互鼓勵。所有的美好都正在發生。
寫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情很激動,也很雀躍。
這么多年,面對這個說到做不到,做事三分鐘熱度,前邊畫餅,即時就塌的娃,是真的一點招都沒有。
我要哄自己很久,才能接受這個現實,他就是說到做不到,不要對孩子有過高期待,平常心看待孩子說了不做,畫了很多餅都吃不到的現實。
包括這個暑假,孩子在給我畫餅的時候,我都不敢當真了。
勸自己微微一信,但不要真的當真,免得期待越多,失望越多。
并不是不愿意相信孩子,而是過去十幾年被孩子說到做不到的行為扎了心,搞得有點沒信心了。
再加上高中這一兩年,每次孩子都說要好好學習,往往都是前邊立志,后邊就倒了,最后的結果依舊是啥也沒做,或者蜻蜓點水般略過。
而之前我眼孩子的相處模式,就是剛開始欣喜若狂,覺得這個娃要真的醒悟的。
然后就寄予厚望,期盼著,希望著,孩子能發奮圖強,能自律自控,能說到做到。
一旦孩子只說不做,或者給我畫餅不行動時,我就會忍不住催促,盯著孩子做不到和沒有做好的地方,上綱上線跟他理論。
焦慮之余,也會忍不住指責和評判他光說大話,就是不行動,天天就會耍嘴皮子功夫。
孩子聽了我的指責和催促,也很不耐煩,嘴上說:
就再玩一會,就去學習。你別說了,煩不煩啊,你就會給我施加壓力,非得把我逼崩潰,你才滿意嗎?
我是真的很委屈呀。你自己說要學習和改變的,你自己定下的目標和行動計劃,自己不做,反倒甩鍋給我。
反正,氣憤之余,對孩子說話語氣就不太友好,盡顯失望和唉聲嘆氣。
內心很悲戚,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給我畫了那么多餅又不讓我吃到,很煎熬又很疲憊,管不了又想管。
之前的大小長假,相處得真煎熬,每天都度日如年般的惶恐不安。
所以這個暑假,我給自己訂的目標就是:
不吵孩子,不催孩子,哪怕他再擺爛,再說了不做,我都保持后退,克制表達欲和評判欲,更不會發脾氣。
放假第四天,我真的百分百做到了溫和,平靜和正向反饋。
這期間,孩子也會玩手機放不下來,也會刷視頻不止步,也會打折的去落地自己的計劃,我都沒有著急上火和催促,反而盯著孩子已經做到的地方反饋:
寶貝,媽媽發現你這個暑假比之前自律了,我終于相信你說到就能做到了。
說早起就早起,說早睡就放下手機,這回做得特別好;
坐那就能沉浸寫作業,效率還很高,只要你想做都能做成。
孩子聽了也很高興,說自己原本就很自律和韌性,只是我之前老不相信他而已。
反正,我也不跟孩子較真,就順勢說之前是媽媽膚錢了,竟然一直認為他就是個會大大餅的小破孩。
如今,讓老媽吃上餅的感覺真不錯,媽媽特別感動和快樂。也讓媽媽刷新了對你的認知,媽媽這次是真信你了。
孩子很開心跟我講他的計劃,讓我看他寫完的題,還給我看他的正確率和效率。
這也讓我明白,之前是我催孩子太多了,給孩子的正反饋太少了,總是挑剔和高要求,才導致孩子越來越不主動學習。
當孩子有了強烈改變自我的意愿,再加上我不再盯著孩子學習,不再催促,孩子就按自己的節奏,自驅力自然就爆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