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暑假,網上有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一放假就整天在家里玩手機,想讓他們放下卻不得方法,親子間經常因此產生沖突。
近日,央視新聞記者采訪了騰訊客服未成年人保護營地教育負責人馬瀅。她表示——
“斷網、封號、摔手機、限制、強管,都是以損傷親子關系為代價的。你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先要解決親子關系問題。”
孩子依賴手機的背后
是未被看見的心理需求
孩子沉迷網絡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孩子沒被看見的心理需求。有心理研究者表示,孩子愛玩手機的背后,折射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被看見的訴求,無法被滿足的渴望——
手機像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戶,或一個情緒的避風港。當孩子體驗到負面情緒,他們會習慣躲進網絡世界,讓快樂和龐雜的信息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情緒壓力。比如,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驗到有力的社會支持,就會轉而去虛擬世界中尋找歸屬。
很多家長習慣于關注孩子的行為,然后去矯正這些行為。但事實上,任何行為的背后,都有其深層次的意義。這其中代表著沖突的部分,往往是一種信號,更是解決問題的開關。
所以,單純將手機從孩子的手里搶過來,其實無濟于事。所謂“破解手機沉迷的鑰匙,從來不在孩子手中,而在于父母愿意彎下的腰,敞開的心”,更在于真正看見孩子的需求,手把手帶他們行走于這個真實的世界,能量十足地投入于當下的生活。
5個簡單方法
讓孩子遠離手機
想要降低孩子對手機的需求,家長要在看見孩子真正心理需求的基礎上,去用更豐富而飽滿的體驗,去替代那些手機能帶給孩子的東西——
1.規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境
有心理研究者說,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中恰當地使用電子產品,而不是“圍繞電子產品來安排生活”。想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需要先做到讓生活回歸生活本身,讓手機成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讓手機變成生活。
比如,當你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移開手機再與孩子對話;跟孩子進行親子活動時,也不要無目的地刷手機。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讓孩子安靜一會兒,或者不打擾大人,而放任他使用電子產品。這會加重孩子的孤獨感,也會讓孩子更依賴手機。
2.和孩子討論手機的使用規則
心理學上有一個“禁果效應”,也就是說,家長越禁止,孩子對手機的渴望越深。所以堵不如疏,家長可以同孩子討論一定的規則和框架,來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比如,“每天寫完作業之后,允許你玩一個小時,但要做到隔半個小時休息一下眼睛。如果你跟同學和朋友有約定,可以提前來找我討論。”
3.讓親子時間取代屏幕時間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陪伴。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越和諧,孩子的心理訴求越多被看見,孩子越不會沉迷于手機帶來的單調快樂。因為他無須逃避,也不必尋找替代品,真實的生活可以接住完整的他。
多陪伴孩子,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多給孩子當下的生活注入能量,這樣孩子更容易擺正電子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而不是將其作為真實生活的替代品。
4.帶孩子回歸當下的生活
多帶孩子觸摸真實的世界,并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快樂和幸福。
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去聽樹葉的沙沙聲,去體會陽光和鳥鳴,去感受登高望遠的壯闊,沙子和海水打在身上的觸感,去看與平日生活不一樣的世界。
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樂場,去奔跑,去大笑,去玩耍,去切身體會生活的快樂。
帶孩子去博物館、圖書館、天文館,在人類的智慧結晶中徜徉,在無盡的幻想中與這個世界對話。
帶孩子去運動,去繪畫,去歌唱,去種植,去烹飪……去做一切能真實感受生活,感受這個世界的事情,讓孩子與真實的世界,與真實的人交朋友。
5.為孩子建立多元化的興趣
去發現孩子的興趣、熱情和關注點,去培養它,放大它。當孩子發現更值得去努力、去追求,并在其中獲得成就感和情緒價值的事物,手機帶來的扁平快樂就不值一提。
此前有讀者在留言區說,自己孩子的“特長”就是玩手機。但事實上,孩子玩手機的行為,也會透露出他的某種喜好和特長。比如,擅長在社交平臺輸出內容的孩子有很好的表達欲,非常適合培養寫作、繪畫之類的輸出型愛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每一個孩子也有自己的訴求和渴望。如果在教養過程中出現問題,家長應該做的,是認真看向孩子,站在孩子的那邊,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撫平孩子內心的褶皺;多一些鼓勵和擁抱,給孩子帶來情緒支持。
當我們給行為以理解,給孩子以尊重,未來定能鋪滿幸福,途中灑滿陽光。
此時此刻
你家孩子正在玩什么呢?
不妨試試文中這5種方法
幫孩子遠離電子產品吧!
來源:央視新聞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