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清華北大是 “奪天下英才而毀之” 的學校,這話背后包含著諸多含義。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清華北大匯聚了各個省的狀元,全國眾多優秀人才的頭腦都集中在這兩所學校。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 “見賢思齊”,想要最快取得成功,就要和賢能的人在一起。如此想來,中國最賢能的人,想必大多都在這兩所學校之中。
曾有人這樣形容,如果把中國3000多所大學的價值加起來算100塊錢,那清華北大加起來就值38.6塊,幾乎占了三分之一。可見,孩子們在這兒能享受到頂級的資源。到目前為止,中國兩院院士中,清華北大的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而且,清華北大每周都會在院系門口公布,這周會有哪些國際學者和知名人士前來訪談講座,學生們每天接觸的都是前沿思想。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探討一下,為什么會說 “奪天下英才而毀之” 呢?實際上,每年清華北大確實有不少學生無法順利畢業。這些學生在本省高中時,那可都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校長捧著、老師夸著、家長哄著,同學更是羨慕不已。然而到了大學,落差巨大。
我之前遇到一個報志愿的學生,他后來去了北大學習數學。他跟我說,第一節課就被難住了。當時他學的是應用數學,第一節課老師講了一個數學模型。講完后,同學們表示留的作業不會做,老師讓他們自己去圖書館找方法學習。
這個學生花了整整三周時間才解決這一個問題。這種情況下,學生之間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像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這些名校的學生,從初中高中階段就接觸奧數,基礎扎實。而一些靠做題成為省狀元的 “小鎮做題家”,來到這里后,與他們的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
并且,北大清華的學習壓力相當大。這些孩子原本以為上了大學就能大展拳腳,沒想到一節課就被打擊到了,而且他們發現,有些問題并非僅靠努力就能解決,心理落差逐漸增大,一步慢步步慢。兩年下來,差距越來越明顯。
有的孩子開始逆反,覺得反正也就這樣了,保研沒希望,出國資格也拿不到,未來似乎一眼就能看到頭,于是便不再努力。這就是所謂的 “傷仲永”,清華北大每年大量學生不能畢業,原因就在于此。
其實,現在很多社會教育專家也對清華北大提出了批評。就拿芯片領域來說,我國研究5納米芯片已經困難重重,而美國硅谷的1納米芯片都已進入實驗階段,差距巨大。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硅谷的實驗室里,大部分科研人員是華人,而且大多畢業于名校,比如清華北大,他們去了哈佛、麻省、哥大等高校深造后,就留在了美國。
因為美國開出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優厚,這些優秀人才就為美國提升芯片技術助力。這也就是為什么任正非會說自家生的雞到別人窩里下蛋,實在令人痛心。所以,不少老教授認為清華北大 “奪天下英才而毀之”,原因就在于此。
不過,我覺得人各有志。最近幾年,情況有所轉變,清華北大的學生思想發生了變化,出國的人數越來越少。尤其是90后、00后,他們更加愛國。比如前幾年有個河南學生,考上清華,從清華大學水利系博士畢業后,他覺得是家鄉培養了自己,便回到河南新鄉,以博士身份成為中央選調生,到下面的鎮上當副鎮長,現在已經是處級干部了,這就是很好的轉變。
而且,最近幾年還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像江西的省狀元王一鳴、云南的省狀元李瑩,他們放棄了清北,選擇了國防科大。這代表了一種 “實用論” 思潮。過去,我們總認為把孩子送進清華北大就是成功,但實際上,孩子的成長和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清華北大這兩所代表中國頂尖教育水平的院校能夠越辦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