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嬙 通訊員 王子楓 姜雨彤
走進青島地鐵紅島線網運營控制中心核心區域,高性能飾面混凝土墻面光潔如鏡。然而對水電施工班來說,最讓他們揪心的,是嵌入這光滑墻體中的638個線盒。
“每一個都必須嚴絲合縫,位置稍有偏差,后期穿線和設備安裝就可能大費周章。”水電施工班班長李建說。
幾百個線盒如何精準美觀地嵌入墻體?這個問題困擾著李建班組。班員們反復琢磨試驗始終不得其解。突然一天,一個靈光乍現的想法在班組里碰撞出來:“能不能給管線和接口都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這樣一眼就能分清楚誰是誰!”
于是,班組創新采用了“多色熱縮管”標記不同功能的管線接口。紅、藍、綠……鮮艷的色環套上管口,不僅增強了接口的密封防銹性能,更讓原本糾纏不清的管線在澆筑前變得條理清晰。“這個法子神了!”班員們興奮地發現,預埋的準確率不斷提升,穩穩地定在了98%。
這只是“色彩魔法”的第一步。如何讓線盒與高性能混凝土完美“融合”?李建班組又摸索出一套精細的“組合拳”:專用防銹密封膠細致打底,確保密不透風;特制的線盒固定卡具牢牢鎖住位置,分毫不移;最后,激光定位儀登場,“毫米級”校準線盒的方正度。
初嘗“色彩管理”的甜頭,班組的目光又瞄準了下一個戰場:站后機電安裝階段,如同巨大迷宮般的電纜橋架考驗著作業人員。強電、弱電、智能化、消防……不同系統的橋架縱橫交錯,密密麻麻。“預埋管能用顏色,橋架為啥不行?”班組里再次傳來大膽的提議。
天藍色代表強電橋架,草綠色代表智能化橋架,淺黑色指向消防橋架……班員們抬頭一看顏色,就知道手上的電纜該“回到”哪個橋架里。色彩賦能后,電纜敷設效率提升了30%,電纜錯放、漏放的風險被牢牢堵在了源頭。
像這樣源自一線實踐的“小發明”“小竅門”,在李建的班里層出不窮——絕緣鋼絲繩滑軌讓沉重的配電箱移動變得輕巧,便捷的管道支架打孔工具省去了不少力氣……這些看似微小的智慧火花,正一點一滴地夯實著紅島控制中心這座地鐵“大腦”高質量建設的根基。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