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遭遇高溫“烤”驗,部分地區氣溫突破40℃。面對炙熱天氣,空調成為“續命神器”,但也帶來了用電負荷激增、能源消耗加劇等問題。7月12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周刊》報道濟南市創新實踐的“集中供冷”模式,為城市降溫提供了新思路。
隨著極端高溫天氣頻發,空調銷量和用電量屢創新高。數據顯示,今夏空調銷量同比上漲超30%,部分城市電網負荷較往年增長20%以上。然而,空調大規模使用也暴露了弊端:一方面,居民電費支出增加,老舊小區電路超負荷運行易引發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空調外機密集排放的熱風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形成惡性循環。
濟南的“集中供冷”模式是借鑒了北方集中供暖的思路,利用市政管網將冷凍水輸送至寫字樓、商場等公共場所,通過風機盤管送出冷氣,居民可以像調節暖氣一樣控制室內溫度。相較于傳統空調,集中供冷能效更高,可減少30%以上的能源浪費,且無需自購設備,僅需支付接入費和用冷費即可。
據了解,自5月15日濟南市啟動了集中供冷,居民的實際體驗好評不斷,有當地居民說:“怕風太涼,現在出風口暫時只開了一個。冬天的供暖效果也非常好,我們也是關閉了臥室里的出風口,室溫可以保持在21℃左右。”
此外,據濟南能源集團所屬冷熱聯供公司運營服務部趙明談到,集中供冷與空調氟冷風是不一樣的,氟冷風溫度較低,對于有風濕病的人會感到不舒服,但集中供冷的風盤能吹出自然風,會感到更加舒適。
高溫常態化背景下,濟南的探索為城市降溫提供了新路徑。從“空調大戰”到“共享冷氣”,未來有望在更多地區推廣,成為城市夏日供能的新趨勢。
你更愿意享受共享冷氣還是自己裝空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