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咱們就像坐上了加速的時光列車,科技飛速發展,價值觀不斷更新,生活方式也跟著大變樣。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還有科技圈的大佬們都預測,2025到2026年,社會將迎來六場關鍵轉折,這些轉折會徹底重塑咱們身邊的社會結構和運行方式。
先說說就業這事兒,AI發展得太猛,已經開始接管基礎崗位了。麥肯錫報告說,到2026年底,全球有12.3%的崗位會被AI搶走,不過也會創造8.7%的新職位。咱中國面臨的挑戰更大,未來18個月,大約有1750萬人得“換賽道”。
像文員、客服、會計、翻譯這些曾經被視為鐵飯碗的工作,現在招聘需求下滑超60%。有位45歲的張女士,打算轉行做數據分析,下班后還得復習技能,她感嘆:“現在比剛畢業時競爭還激烈。”好在職業教育迎來了爆發期,2024年報名人數增長32%,35歲以上的人占了28%。
消費方面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25年的消費報告顯示,85后和90后在非必需品消費里,體驗型消費占比高達48.7%,而2020年才35%。現在商場也不光賣貨了,越來越多轉型成了餐飲、健身、娛樂一體化的生活方式中心。
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也降低了,78.6%的人愿意嘗試新品牌,極簡主義盛行,超4成年輕人更愿意把錢花在精神消費和體驗消費上。
城市人口流動也出現了再平衡,城鎮化率攀升到了67.2%,但大城市流入人數降到126萬,是十年來的新低,新一線城市凈流入卻達312萬。一線城市新房銷售下降8.7%,二線城市反而上漲3.2%。
租賃市場迎來了大機遇,租賃量同比增長23.6%。遠程工作也成了新風潮,有5300萬人遠程辦公,11.8%的就業人口實現了地理自由。
能源格局也在重塑,新能源正成為主流,舊能源加速退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將突破30%,2024年新增風光裝機容量達1.83億千瓦,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45.3%。新能源行業就業火爆,直接創造了170多萬個崗位,間接崗位更是超過380萬。傳統能源企業也紛紛轉型布局新能源。
家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出生率降到1.1,老齡化速度加快,獨居人口達到1.25億,占8.9%。小戶型需求暴漲,40㎡以下的住宅占比近19%。社區養老快速成長,38.5%的老人享受嵌入式服務。AI和養老機器人也走進社區,成了“科技養老”的新先鋒。
健康觀念也有了巨變,疫情之后,大家的健康意識全面覺醒。心理咨詢市場暴漲到382億元,互聯網診療覆蓋8.6億人次,未來目標還要超過25%。遠程醫療讓山區縣也能實現專家“云診療”,基因測序和健康風控開啟了個性化預防新時代。
這六大變革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影響、螺旋式推動。AI沖擊就業,促使消費升級,遠程辦公又帶動城市人口轉移;能源變局引發就業結構變革,進而推動養老與醫療模式革新。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些變革的態度也不一樣。35歲以下的年輕人普遍擁抱變化,把它們當成機會;而35到50歲的“中年人”則普遍焦慮,有76%的人對未來感到不確定。
你身邊已經感受到這些變革了嗎?是職場壓力變大,還是消費觀念轉變,又或者是生活地點轉移?面對這些改變,你都做了哪些準備?你最擔心哪一點?又覺得哪一點最值得期待?快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察,讓更多人看到轉折期中的真實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