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珠寶圈出了件新鮮事兒!國內珠寶巨頭周大福正式進軍“寵物經濟”,推出了專門的寵物足金珠寶系列。這可不是小打小鬧,一口氣上線了二十多款以貓狗為主題的黃金吊飾,主打的就是一個“人寵共融”的情感牌。業內普遍認為,這標志著珠寶行業正從傳統奢侈品向更注重“情感經濟”轉型。
一、萌寵變“金”寵,設計有巧思
周大福這波寵物珠寶,設計上確實花了心思:
1、緊扣寵物生活: 產品靈感都來源于貓咪和狗狗的日常場景和特征,把萌寵元素變成了高辨識度的時尚符號。
2、工藝加持: 用了周大福的硬金工藝,保證了是足金純度的同時,更堅硬耐磨,還能做出立體可愛的寵物造型,萌態十足。
3、雙向佩戴,儀式感拉滿: 最特別的點是推出了寵物款和主人款!主人可以DIY手鏈搭配寵物吊墜,寵物也能佩戴專屬飾品。這種“配套”模式,打造了獨特的“雙向陪伴”儀式感,把日常用品升級成了情感連接的新方式,大大增強了產品在生活場景中的存在感。
二、珠寶巨頭為何盯上“毛孩子”?
周大福這次跨界,背后藏著多重考量:
1、尋找新增長點: 傳統黃金珠寶市場雖然還在增長,但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更追求個性化和情感化產品,傳統婚慶、節慶的消費占比也在下降。行業面臨同質化壓力,亟需新突破口。
2、寵物經濟的“黃金”契合點: 寵物經濟有個顯著特點——高情感附加值、低價格敏感度。這和珠寶行業依靠設計、工藝和情感故事來支撐溢價的模式天然契合。寵物賽道自然成了巨頭眼中的優質“藍海”。
3、避開紅海,定位高端: 目前寵物飾品市場很多產品附加值不高。周大福直接用足金材質切入,一下子跳出了和普通飾品的價格戰。黃金的保值屬性更是把產品定位拔高到了“可傳承的情感投資”,拓寬了消費場景,甚至可能催生“寵物珠寶訂閱”等新玩法。
三、跨界“搞事情”,情感是王道
周大福的案例,給其他想進軍寵物賽道的品牌提供了思路:關鍵在于構建深層的情感聯結。就像之前某知名餐飲品牌推出的公益貓糧項目,利用自身食材邊角料(鱸魚骨肉)制作貓糧并免費贈送,成功將品牌公益形象與關愛動物結合,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巨大聲量和好感度。
這些成功案例揭示了一個底層邏輯:在物質豐裕的今天,情感價值才是最稀缺的“貨幣”。想要在寵物經濟領域分一杯羹,跨界品牌們或許需要圍繞幾個核心維度下功夫:
“陪伴”: 強調人與寵物、甚至人與人通過寵物產生的連接(如周大福的“雙向陪伴”)。
“身份認同”: 讓產品成為寵物主表達個性和愛寵態度的載體(如獨特的寵物元素設計)。
“社交貨幣”: 產品能引發分享和討論,成為社交話題(如公益項目、獨特設計引發的傳播)。
結語
周大福跨界寵物經濟,既是應對市場增長焦慮的主動出擊,也是對消費本質的回歸洞察——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后,消費者更愿意為情感體驗買單。寵物與主人之間充滿溫情的故事,為品牌提供了絕佳的情感載體。周大福作為珠寶巨頭率先入局,正在書寫中國品牌在寵物領域跨界創新的新篇章。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品牌跟進?寵物情感消費還能玩出什么新花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