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亮 通訊員 胡譯丹
“水來咯!水來咯!我心里總算踏實了!”7月13日,在息縣路口鄉前趙樓村田地里,看著流向田間的水,60歲的陳大爺激動說道。
近期,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讓秋作物面臨“烤”驗,抗旱保秋成為當前農業生產的當務之急。為守護秋糧安全,息縣路口鄉迅速部署,統籌調動各方資源,打出“組合拳”,一場干群同心的抗旱保衛戰在田間地頭全面打響。
旱情就是命令!路口鄉第一時間召開抗旱保苗緊急會議,建立“責任組長包村、村干部包組、網格員包戶”的三級聯動責任體系,具體到人、落實到田,詳細了解當前抗旱面臨的困難和群眾訴求,并據此研究制定針對性措施,確??购倒ぷ鞲咝ч_展。
與此同時,鄉村干部全員下沉一線,穿梭在田間地頭,實時掌握農業用水保障情況,協助群眾有序開展灌溉作業,確??购当C绻ぷ饔袟l不紊推進。
烈日高懸,抽水機的轟鳴聲交織成一曲戰歌,水管如蜿蜒的長龍,穿梭在干涸的土地上,“多虧了你們,不然我這幾畝地真不知道怎么辦。”在路口鄉樓園村,村民王建華拉著村干部的手感動地說。
讓農田“解渴”,把有限的應急抗旱水資源用足、用好才是關鍵。路口鄉科學施策,織密水源“保障網”。針對轄區內水源分布特點,統籌調配各類水利設施,科學統籌全鄉有限水資源。深入摸底排查全面摸清水量情況,尋找備用水源點,想方設法通過渠道引水、泵站抽水及抗旱機井抽取地下水等方式澆地抗旱,積極緩解旱情。
同時,合理安排鄉域內各水源點取水工作,對現有的高機井、溝塘、河渠等水利灌溉資源進行科學調度分配。協調供電部門優先保障抗旱用電,為抽水泵站、灌溉設備提供電力支持,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讓每一滴水都精準“解渴”農田。
“干部們都沖在了抗旱一線了,咱們更不能坐著等雨!”路口鄉彎柳樹村村民王春玲說。面對“烤”驗,村民們不等不靠,自發參與溝渠清淤、設備管護、田間灌溉,頂著烈日,輪班澆灌作物。
黨群聯動,凝聚自救“向心力”。路口鄉充分利用宣傳車、村廣播、微信群等渠道,廣泛宣傳抗旱保苗知識,引導農戶克服“靠天等雨”的觀望心理;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帶領群眾找水源、疏渠道、護設備,搶抓關鍵時期,采用錯峰澆水方式,全天候、不間斷,分批次、無遺漏進行播種、灌溉,確保農作物順利生長。
“干部帶頭,群眾響應,這場抗旱戰我們有信心打贏!我們將持續緊盯抗旱保收工作,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科學調配水資源。同時,組織鄉村黨員干部常態化深入田間,全面排查土壤墑情,保障農田水利設施高效運轉,做到應澆盡澆、能澆盡澆,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守護秋糧生長。”息縣路口鄉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