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四方面軍是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之一,雖然受張國燾錯誤思想的影響,有過一段比較爭議的歷史,但毛主席還是將這支隊伍緊緊團結在黨中央的領導之下,紅四方面軍也是將星云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就是一位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將軍,他就是秦基偉。
秦基偉有哪些傳奇的經歷呢?
1914年,秦基偉出生在湖北黃安縣秦羅莊的一個農民家庭,雖然秦基偉家里不算富裕,但父母還是盡力供他讀書,誰知小時候的秦基偉比較頑皮,因打架而被勒令退學,這成為秦基偉人生中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1925年,湖北黃安縣爆發瘟疫,奪走了秦基偉父母和兄長的生命,年僅11歲的秦基偉成了一個孤兒,白天要下田種地,晚上要回家自己做飯,生活過得十分艱難。當時的黃安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農民運動逐漸活躍起來,秦基偉積極參加村里的政治活動,被破例吸納為自衛隊員,并在1927年秋參加了震驚全國的黃麻起義。
黃麻起義之后,秦基偉革命意志越來越堅定,他與幾個赤衛隊員到鄉蘇維埃政府軟磨硬泡,終于得到一張介紹信,正是憑借這張介紹信,秦基偉成功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成為一名“紅小鬼”。
加入紅軍隊伍后,秦基偉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進步很快,沒幾個月就升為班長和排長。當時,紅軍在湖北、河南與安徽的交界處開辟出一塊革命根據地,也就是鄂豫皖蘇區,后來又成立紅四方面軍。秦基偉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斗爭,后來又跟隨紅四方面軍轉移到川陜地區,最終在1936年與其他兩大紅軍主力勝利會師。
在此期間,秦基偉曾擔任紅四方面軍警衛團團長的職務。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秦基偉被編入八路軍129師,當時,129師在太行山區成立了一支抗日游擊隊,取名為一二九師抗日獨立支隊,因支隊司令員是秦基偉,政委是賴際發,又被稱為“秦賴支隊”。
1940年,秦基偉調任129師新編第十一旅副旅長,率領部下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抗日戰爭勝利后,秦基偉成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司令員,他率領部下開辟出豫西根據地,攻克洛陽,解放鄭州,隨即投入淮海戰場。飲馬長江之后,秦基偉又率領第二野戰軍四兵團十五軍,參加了解放兩廣和挺進大西南的戰役。
新中國成立后,秦基偉率領十五軍來到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一番較量,志愿軍憑借頑強的意志成功取得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十五軍發揚了國威,作為總指揮的秦基偉憑此一戰揚名天下。
從朝鮮歸來后,秦基偉被任命為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秦基偉先后擔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和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務,成為我軍一顆璀璨的明星。
特殊時期結束后,鄧小平同志復出,并擔任了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作為老部下的秦基偉受到重用,不僅擔任了北京軍區司令員的職務,還在1981年組織了著名的華北實兵實彈戰役大演習。
1984年,在慶祝建國35周年的國慶閱兵儀式上,秦基偉擔任閱兵總指揮,陪同鄧小平檢閱受閱部隊。1988年,秦基偉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并被晉升為上將。1993年,秦基偉又擔任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職務,成為副國級的領導人。
1997年2月2日,秦基偉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