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連長叫你去開會。”
一個戰士跑進坑道,向志愿軍15軍135團3連5班班長陶興義傳達命令。
陶興義是個急性子,他一句話沒問就快速向連部走去。
連長開會是為了布置一次作戰任務,陶興義在這次作戰中打頭陣。
他一聽完自己的任務馬上急匆匆去安排,連長還有話囑咐他,他卻已經看不到人影。
沒有聽到連長囑咐的話,陶興義把任務理解錯了。
誤打誤撞把陶興義和他帶領的三名戰士置于險境,可是險境反而成全了他們驚人的戰績。
一、美軍也想出其不意
抗日戰爭有三個階段:戰略防御階段、戰略相持階段、戰略反攻階段。
抗美援朝也有三個階段:主動進攻階段、主動收縮階段、相持堅守階段。
第一階段志愿軍神兵天降,用迂回穿插戰術打得聯合軍潰不成軍,一路逃到漢城以南。
然而美軍火力裝備遠遠超過志愿軍,又占有制空權和制海權。
志愿軍補給線薄弱,戰線拉長會面臨極大困難。于是志愿軍占領漢城后又主動放棄回撤,在三八線上和美軍展開了拉鋸戰。
1952年6月,抗美援朝已經進入到第三個階段,上甘嶺戰役是這個階段的標志性戰役。
陶興義就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堪稱奇跡的戰績。
夜戰是志愿軍的拿手好戲,抗美援朝中志愿軍常打夜戰,也是為了避開美軍的空中優勢。
美軍對志愿軍的夜戰極為忌憚,李奇薇制定“磁性戰術”,要美軍在志愿軍進攻階段,每晚后撤志愿軍一晚行軍的距離,就是為了避免和志愿軍打夜戰。
在三八線拉鋸作戰時,美軍也十分提防志愿軍夜襲。
每當夜幕降臨,美軍會不規律發射照明彈,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晝。
美軍的炮彈也會不定時打到陣地前,機槍時不時就會在陣地前胡亂掃射。
美軍這樣做,都是為了阻止志愿軍夜襲。
可是1952年6月16日晚,陶興義趕到連部開會時,連長卻說美軍今晚很有可能發動夜襲。
“今晚下雨我們最可能發動夜襲,但美軍今晚不打照明彈也不開炮,我們要提防美軍出其不意搞夜襲”。
美軍的一點異常,馬上就引起了連長的注意。
美軍沒有想到志愿軍基層軍官如此厲害,他們還沒有出動,志愿軍連長就已經猜到了他們的意圖。
“那今晚就狠狠教訓美軍。”
一聽美軍要反過來對志愿軍搞夜襲,在座的排長、班長都興奮起來。
連長決定對夜襲的美軍打一個伏擊,他直接把任務下達到各個班。
連長命令陶興義帶三個戰士打頭陣,“你們突前裝作暗哨,遇到美軍搞清楚他們有多少人,襲擾一下就撤回來。”
要是夜襲的美軍遇不到志愿軍的暗哨,就會懷疑志愿軍有防備,連長考慮得很周全。
陶興義接到命令起身就走,連長還想囑咐他把美軍引到伏擊圈來打,他已經不見了蹤影。
二、四人戰百人
陶興義回到班上,選了三名最善戰的戰士執行這次任務。“盡可能多帶手榴彈”,陶興義對這三名戰士說。
“知道。”
三名戰士也是打夜戰的高手,完全明白為什么要多帶手榴彈。
夜戰視線不佳射擊難度大,射擊噴出的火舌還會暴露目標。
手榴彈殺傷面大又不易暴露目標,是夜戰最有力的武器,慣打夜戰的志愿軍都懂這個道理。
四人身上掛滿手榴彈,急速向陣地前走去。
到達預定埋伏地點不久,陶興義他們就發現一隊美軍,悄悄向志愿軍陣地摸來。
“估摸有一百人。”一個戰士壓低聲音說。
“連長太厲害了,美軍今晚果然打起了夜襲。”陶興義嘴角彎彎,他最擔心連長判斷錯誤,讓他沒有痛擊美軍的機會。
“先給他們來幾顆手榴彈,等他們暴露目標再狠狠打。”陶興義下達第一道作戰命令。
幾顆手榴彈在美軍隊伍中爆炸,美軍先還以為踩到了地雷。等美軍反應過來遇襲后,就朝著夜色胡亂開槍射擊。
陶興義他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美軍射擊的火舌一冒起,哪里人多馬上暴露無遺。
“集中向人多的地方投彈!” 陶興義話音未落,自己已經投出了一顆手榴彈。
美軍被炸得暈頭轉向,更搞不清楚襲擊來自何處。付出慘重傷亡后,美軍才找到一處可以隱蔽的地方穩住了陣腳。
“轉移陣地。”陶興義才不會守在一個地方和上百美軍僵持,移形換位這種戰術正好適合當前的夜戰。
回過神來的美軍也搞清楚了手榴彈投來的方向,帶隊美軍軍官分出一隊人,到投彈地點去搞偷襲。
根據投彈的火力來看,志愿軍只有幾個人。
他相信分出去的一隊兵力,足以擊潰甚至殲滅這幾個志愿軍。
偷襲的美軍摸過來,卻不見志愿軍的蹤影。
他們反而被埋伏在暗處陶興義四人看得清清楚楚,一顆顆手榴彈又在他們中間炸開了花。
這些美軍被炸死幾人后,紛紛往回逃竄,陶興義他們追著這隊美軍炸,炸得美軍鬼哭狼嚎。
這隊美軍留下一路尸體,好不容易才逃回大部隊。
美軍再也不敢出擊,只能盼望天快點亮,好讓他們撤回自己的陣地。夜襲反遭夜襲,搞得美軍連夜里回撤的勇氣都沒有了。
三、尾聲
陶興義他們和美軍交戰的時候,連長坐鎮的伏擊圈聽到了槍聲和爆炸聲。
但情況不明連長不能貿然增援,他一直在等陶興義他們把美軍引進伏擊圈。
天亮連長也沒有等來美軍,只等來興高采烈的陶興義四人,他們手上還拿著美軍的武器。
“昨晚是不是和夜襲美軍遭遇了?”
連長急切問陶興義。
“遇到了,還被我們狠狠揍了一頓,我們數了下,干掉他們有三四十人吧。”
聽了這話連長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叫你們去打個尖,你們倒好吃上了全席。
不過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先要把情況搞清楚再說。
“美軍呢?” “天一亮就跑了。”
連長趕緊帶人趕到現場,最終確認陶興義四人打死美軍41人,還讓美軍留下了30支沖鋒槍。
這種戰績不能追究責任了,陶興義他們受到表彰,他們的戰例也成了抗美援朝的一個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