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上級任命64軍副政委傅崇碧調任63軍軍長,準備率領部隊隨19兵團入朝作戰。
對于這項職務任命,或許很多人不理解,63軍無將嗎,非要外調政工將領來擔任軍事主官。
63軍的前身是晉察冀野戰軍4縱,首任司令員是楊成武,第二任司令是鄭維山 ,都是晉察冀能打的戰將。
3縱哪一場大作戰都沒有落下,而且其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首任司令楊成武到1947年春,因晉察冀野戰軍成立擔任第二政委,鄭維山調任3縱司令。他是聶老總極力挽留的戰將,原本奉命南下大別山作戰,被一再勸說留下,安排到縱隊擔任司令,過去當張家口衛戍區司令、察哈爾軍區司令員。
一開始沒有到野戰縱隊,因為晉察冀野戰部隊只有3個縱隊,如今楊得志、楊成武成為野戰軍首長后,空出位置將鄭維山、曾思玉安排擔任縱隊司令。
鄭維山擔任3縱司令、63軍軍長到1950年。部隊奉命要入朝作戰時,鄭維山被提拔到19兵團擔任副司令加強兵團領導。按說軍長一職應該由副軍長提拔起來,或者從其他部隊提拔軍事干部擔任,怎么空降政工干部呢?
3縱自成立以來,文年生擔任過縱隊副司令,但上級組建野戰軍6縱后,人就提拔縱隊司令。上級調王道邦任從副政委改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幾個月后,王道邦調任新成立的8縱擔任政委、65軍政委。
易耀彩從旅長提拔為縱隊副司令,副軍長兼參謀長,一直協助鄭維山到1950年。1950年9月,易耀彩從副軍長提拔海軍青海基地司令,成為正軍職。這樣一來,63軍沒有副軍長。而63軍此時一部分兵力在西北修鐵路。
實際上,華北部隊從抗戰初期到晉察冀敵后開辟根據地,就出現一個現象,缺乏軍事干部,不少政工改為軍事。抗戰勝利后,不少將領劃歸東北,甚至調入東北,軍事干部更緊缺。原本楊得志、曾思玉是晉冀魯豫軍區干部,部隊歸建時,讓他倆留在晉察冀擔當重任。鄭維山原本要南下大別山,多次被談話挽留,后來改為3縱司令等。
上級看中64軍副政委傅崇碧或許有幾點原因。
第一,在解放大西北后,63軍與64軍一部一起參加鐵路修建,傅崇碧與63軍有過交集。
第二,傅崇碧雖然是政工將領,可在清風店戰役時,旅長邱蔚負傷,上級讓他代理旅長,參加石家莊戰役等,在軍事方面得到歷練機會。他并非純粹的政工干部,而是懂軍事指揮的政工。
第三,不僅63軍缺干部,64軍也缺軍事干部。從職務來說,將師長提拔為軍長,這樣的先例不多,按照組織原則有副軍職提拔,或者同職調任。63軍的政工干部,不善帶兵打仗,因此調傅崇碧也是相對較好的安排。
入朝作戰作戰后,63軍先后參加第三次后期戰役,第四次戰役,第五次戰役、防守西海岸等,入朝一年多,鐵原阻擊戰成為他由儒將改為戰將的一戰。
敵人快速插穿我軍后方,企圖占領鐵原我后勤轉運基地,使得前線大軍無后援保障。鐵原周圍無兵可用時,野司得知63軍在附近,讓其臨危受命阻擊。打得很艱難,很慘烈,阻擊敵人半月前線部隊撤到后方,物資和傷病員也安全轉移,63軍功不可沒。
很多上級對傅崇碧是刮目相看,在日后的北京軍區任職中,得到提拔和重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