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名鼎鼎的8341部隊,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支專門負責保衛毛主席的部隊。而歷任領導這支部隊的人中有一位乃是毛主席最信任的開國功臣之一汪東興。
汪東興的人生歷經坎坷,可以說是大起大落。晚年很多人對他的人生經歷感興趣,建議他寫書寫自傳,但他拒絕了。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在2000年市面上出版了一本名為《汪東興傳》的書籍,引發了外界關注。
他也購買了一本親自閱讀,發現書中有大量虛假內容。這令他十分生氣,當即決定把作者告上法庭,為何他后來又撤訴了呢?
在講述這件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汪東興的革命生涯,這有助于人們理解他后來的很多決定。
他的老家是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一個風景秀麗的小縣城,但他出生的時候,清政府剛倒臺沒幾年,歷史進入了民國時代,各地軍閥混戰。這些軍閥為了壯大勢力,到處盤剝百姓。他的父母是當地貧寒農民,也是被剝削的對象,生活十分艱難。這讓他早早的感受到了人間的疾苦,萌生了參加斗爭的想法。
1931年是汪東興人生中的重要一年,他加入了共青團,憑借出色的表現,一年后正式入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軍被迫轉移,走上了長征路。在長征期間,他憑借出色的偵查能力入選偵察排,參加了土城和遵義等多次戰斗,不久后進入中央警衛團,開始保護中央領導人的安全。
在抗戰期間,他在中央保衛訓練班接受了系統的學習,受到了重用。
到了解放戰爭期間,敵人進攻延安,毛主席任命汪東興擔任中央書記處辦公處副處長兼警衛處長,肩負起了保衛毛主席安全的重任。
當時斗爭形勢非常嚴峻,他從每一個細節入手,日夜加強警戒,保障毛主席的飲食起居。后來隨著三大戰役陸續取勝,全國局勢好轉,解放軍也進入了北平,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有任何放松情緒。在毛主席準備前往北京香山雙清別墅居住前,他親自帶著戰士們在香山進行了反復的搜查,確認沒有危險后,才接毛主席到香山入住。
他的這些努力,都被毛主席看在眼里,因此毛主席曾高度評價他,說:“汪東興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別人我用起來不放心。”
到了1949年,全國大局已定,毛主席接到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邀請,準備前往莫斯科。考慮到這次會晤至關重要,而敵特有可能借此機會搞破壞,于是他親自帶領安保人員逐一檢查毛主席列車要經過的所有橋梁和涵洞,安排人員盯守,排除任何潛在危險。在此次訪問期間,他全程貼身保護毛主席,完成了任務。
在1955年全軍大授銜儀式上,毛主席親自為他授予了少將軍銜。肯定了他多年來的努力。毛主席在中南海居住后,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南海大總管”,全面負責中南海的警衛工作。之后毛主席好幾次外出考察,例如1963年的黃河考察以及1966年的武漢考察,他都始終陪在毛主席身邊。另外他還負責挑選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例如毛主席的秘書張玉鳳,就是汪東興推薦的。
后來特殊時期到來,隨著國內形勢發生變化,他的任務也越來越重。
1976年,毛主席去世,“四人幫”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奪取國家政權。他果斷同毛主席生前欽點的接班人華國鋒見了面,參與策劃并粉碎了“四人幫”,事后他也升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及中央軍委常委等職務。
但面對改革開放,全力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他認為自己已經不再適合任職。
三年后的1980年,他在會議上“主動”提出:“我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我還是主動辭職比較好”。
退休后他淡出了公眾視野,過上了安靜的晚年時光。當時很多老領導都寫了回憶錄,于是有人也建議他寫書,但他卻拒絕了,直言:“寫了就是既得罪活人,也得罪死人,以后沒臉去見毛主席他老人家。”
然而令人無奈的是,他自己不愿意寫回憶錄,結果有人卻“幫他寫了”。
2000年,一本名為《汪東興傳》的書在市場上引起了關注,汪東興聽說后,親自閱讀了此書。發現書中有大量虛假內容,他生氣的表示:“這根本就是胡扯嘛,不符合史實!”于是他決定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請來律師準備起訴作者。
這件事公開后,在社會引起了很大影響,不少人都在討論他,這自然也就引出了很多不方便講的陳年舊事。
或許是因為這些原因,最終汪東興決定撤案,不再追究,慢慢的人們也不再關心這本書,一切都回歸了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