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樂園旗艦商業愛琴海繽紛里,重新定義樂園商業。
撰文丨未文
編輯丨銳裘
7月初,夏日里的南上海迎來了一場“雙重啟幕”。
隨著上海樂高樂園正式開園,坐落在樂園主入口的愛琴海繽紛里也同步亮相。這座全新的商業街區,自開業首日便熱鬧非凡。白天與樂園共享客流,傍晚則接住尚未盡興的游人——孩子們在恐龍骨架旁愉快就餐,年輕人在美式小酒館中開啟夜生活,“下一場樂園體驗”就發生在園外。
更有意思的是,繽紛里的客人并不只有樂高游客:有人專程帶娃來過周末、有人約著朋友來聚餐,還有年輕人手拿藍瓶咖啡,在街區拍照打卡。在這里,“逛街”不只是購物,而是一場融合親子、社交與探索的“微度假”。
愛琴海繽紛里匯聚了超百家品牌,自7月5日試運營以來已引爆長三角客流。爆火現象背后,是愛琴海對常規思維的新突破:商業不只是“樂園的附屬配套”,而是在園外打造了第二個樂園——一個不需要門票,卻同樣充滿體驗感的日常目的地。
在度假區心臟,做樂園的“鄰居”
從度假區地圖上來看,愛琴海繽紛里與樂高樂園的關系可謂“無縫共生”——樂園游客憑當日門票無限次進出樂園,而進入主入口時需穿過繽紛里的南里與北里,因此可以隨時到訪愛琴海繽紛里,真正實現了空間與客流的共享。這意味著,繽紛里天然承接著樂園預估年均千萬級的游客人流,也構成了它作為“度假區第一商業站點”的基本盤。
但從一開始,它顯然不滿足于“做配套”。
商業體量達10萬㎡,由愛琴海集團統一操盤,與希爾頓嘉悅里酒店等主力資源相輔相成。這塊片區作為度假區的核心區位,被賦予更高期待。它不僅是一座樂園門前的商業,更是整個度假區核心板塊的關鍵拼圖——它是鄰居,不是附屬;是入口,也是目的地。
繽紛里所處地段正位于長三角地理中心,南上海門戶,緊鄰浙江嘉興。1小時高鐵圈可覆蓋16座重要城市、1.4億人口,具備天然的“周末微度假”流量基礎。
目前,項目周邊三條軌交與多條高速貫通,與樂園共享6000個停車位。公共交通方面,從上海虹橋出發至金山北僅需18分鐘,從杭州站也僅38分鐘,金山北出站步行即達項目。時間成本的大幅壓縮,徹底破解了“郊區商業不易達”的痛點,微度假變得不再遙遠。
與樂園的消費場景互補,1+1>2
將視線落回在地,繽紛里面對的,不僅是樂園游客,更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片區剛需市場——穩固的在地客群,這個片區消費需求充足,卻苦于長久以來的商業空白。
項目周邊10公里內約有50萬常住居民,過去長期缺乏像樣的大型商業體。老舊傳統商場難以滿足新興的家庭、社交與休閑消費需求。
在社交平臺上,我們看到不少本地居民表達對繽紛里的喜愛與期待:“以后不用跑去松江和平湖了”、“哪怕不進樂園,來這兒逛街也很舒服”。這一穩定、活躍的本地客群,構成了繽紛里“日常流量”的堅實底盤,讓項目不再只是節假日“樂園溢出”的承接體,而是真正扎根生活的復合型目的地。
目前,樂高樂園的運營時間至18點,但“夜晚”顯然不是度假的終點。閉園后,大量“尚未盡興”的流量與需求,被繽紛里順勢接住。街區內豐富的餐飲、社交與夜生活場景,讓它成為夜晚真正的主場。
愛琴海繽紛里主打的“逛完樂園,還有樂園”,不僅是口號,更是一種完整的“一日度假體驗”設計。比起傳統樂園商業的“過渡地帶”,它拓展了原本單一的休閑結構,用白天的儀式感與晚上的煙火氣,共同塑造了一種全新度假區模型:樂園負責夢境,街區承載日常;一個造夢,一個安放生活。
如果說地理位置和客群結構構成了愛琴海繽紛里的“基礎盤”,那么真正讓它區別于傳統樂園商業的,是它以“第二樂園”為藍本打造的內容場景——好玩、有趣,并且足夠讓人留下來。
下一場“微度假”的目的地,藏在它精心編排的空間和體驗里。
沉浸場景、IP文化、青年社交
共同構建“第二樂園”
在“場景即內容”的消費趨勢下,商業項目不再只是比拼品牌稀缺性,而是轉向了更有代入感的“體驗稀缺性”。
愛琴海繽紛里打造的不是一座街區商業,而是一種城市微度假體驗——它像一個沒有門票的“第二樂園”,充滿探索、互動與生活的儀式感。
沉浸體驗:像逛樂園一樣逛街區
繽紛里不僅聚集了100余個品牌,更有超過60%的定制門店或特色形態,重點打造沉浸式場景和跨界玩法,讓每一次逛街都像開啟一段新的“副本”:
全國首家像素風社交概念空間“星零界”,在愛琴海繽紛里通過上海懷舊策展和雨林神廟部落的跨界場景定制,適合全齡段開啟的“第二人生”新鮮社交互動;
全國首家度假區大空間沉浸式探索中心博新全宇宙,在VR科技穿越4500年前的古埃及,開啟沉浸式體驗的歷史文化探索旅程;
而全國首家航空綜合主題店翱際航空與全國首家專業級生態科普旗艦店陸嶼寵物,分別填補樂園了親子家庭的科技探索與自然教育空白。
占地1500平米的愈欣書店上海首店,則用茶寮、書廊和手作空間,建起一處“慢下來”的精神角落。
這些具有目的地式的沉浸新業態,將情緒、故事和互動注入空間的共創型內容場景,本身就有充分的引流能力。
就連吃飯都充滿探索意味——在全國首家化石主題餐廳“多棲博物”,恐龍骨架下是你的餐桌;而在“上影SFC光影食趣”,可以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美食,真正做到從白天到夜晚、從文化到餐飲的全鏈路體驗升級。
IP超強集合
在樂高樂園之外,繽紛里用另一種方式繼續接住了IP消費的狂熱情緒。
POPMART、三麗鷗、FANSFRIENDS、若來、BAMBOOMATES......一眾IP旗艦門店集中落位;再到擁有上千臺扭蛋機的“番樂星球”,以及小朋友最愛的“卡游”,整個街區像一個“IP主題城”般的存在,情緒消費與打卡體驗無縫交融。
對年輕人和親子家庭而言,這里是樂高之余的“二刷空間”,也是情緒滿足的新樂園。
微度假里的“日咖夜酒”
白天咖啡甜點、晚上酒館餐廳,繽紛里精準捕捉到了“微度假客群”的節奏切換需求。
日間,這里有藍瓶咖啡、星巴克臻選、BONJOUR輕餐旗艦店、DRUNK BAKER、ZAKUZAKU等構成的高品質輕飲食矩陣,輕松營造出滬南難得的“chill感”;
夜晚,則是另一番熱鬧:如chilis度假區旗艦店、Brut Eatery悅璞食堂、penrose大師旗艦店等酒食結合的聚會場,以及眾多bistro形態的新派餐廳,如蘇小柳、夯食等,讓“吃”成為社交本身的一部分。
此外,如巧克玩家、三麗鷗、港麗、左庭右院、付小姐在成都、先啟半步顛、家府潮汕菜等品牌也都在愛琴海繽紛里推出定制店,在樂園的氛圍里一起“玩”得更有創意。
而最具想象力的,還屬MW CAMP——由木屋燒烤 × Brompton × SnowPeak三方共創的城市戶外生活場。
這里既有騎行社群活動,也有露營市集,是都市里難得的“牧歌式生活試驗場”,背后集結的,是對生活品質有更高想象力的青年人群。未來,高頻次的圈層社群活動將是愛琴海繽紛里能夠集結圈層和周邊品質消費者,形成項目獨特青年社交印記的重要路徑。
可以看出,愛琴海繽紛里并沒有盲目“追首店”,而是在用內容共創的方式,重新定義“好玩的商業”。沉浸體驗、IP文化與社交場景各自發力,共同構建出一個沒有門票、卻處處是驚喜的“生活樂園”。
誰在定義“新樂園”?
主題樂園與商業的共生進階
自7月5日開業后,據了解,愛琴海繽紛里自18點后的客流在全天客流中占比極高,可見其與樂高樂園的互補度非常高。
夜間餐飲數據,小酒館和餐酒吧營業到22點,臨近打烊依然座無虛席。度假區的夜晚屬于繽紛里。人頭攢動的景象驗證了“逛完樂園,還有樂園”不僅是口號,更是一種被真實消費行為印證的運營邏輯。
與此同時,愛琴海繽紛里在內容層面也打造出強勢的目的地引流力。IP主題、親子體驗、青年社群,在不同維度上精準補位樂園所不能。
面向IP客群,自帶流量的IP Nanci「穿梭夢境」全國首展開啟繽紛體驗,不少Nanci粉絲特意過來打卡;
面向青年圈層,唐詩達人六神磊磊新書見面簽售會和BAMBOOMATES《每天都想見到你》的主理人張闖現場簽售,引爆了場內的熱度,現場有不少長三角的客人專程前來。
這些與樂高樂園形成差異的內容,本質上與樂園面向同一撥客群,但擴容了客群不同維度的消費需求和場景,與樂園形成錯位引流,尤其補充了樂園缺少的夜間內容。7月11日,愛琴海繽紛里還特別打造了落日之后的嘉年華,有無人機表演、黑屋樂隊等帶來的樂園after party、Bingo Bazaar市集等,以多樣活動為樂園豐富體驗。
未來,愛琴海繽紛里將持續以“樂園化運營”思路:協同樂園營銷節點,借勢引流,打造樂高迷的圈層圣地;另一方面引入更多自有IP、內容品牌、城市節慶,構建青年社群與周邊常住人群的長期黏性;推進“社群+場景+輕內容”的共創機制,實現真正的“商業自我造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商業,不再是樂園的附庸品,而是一個可以自我生長、反哺目的地體驗的能量場。
樂園制造儀式感,商業承載生活感,共同塑造出一個完整的新型度假區生態。
當傳統文旅項目糾結于“依附或割裂”,愛琴海繽紛里用“逛完樂園,還有樂園”的開業slogan給出它的選擇——成為樂園的共生體,更是城野生活的本體。
它并不回避樂園,愛琴海繽紛里因樂園而生,但拓展了樂園體驗的邊界,在夢幻狂歡與日常松弛之間,建起一個“不需門票、但值得專程”的城市微度假地標。
當傳統商業還在標“首店數量”,愛琴海繽紛里讓首店價值從品牌轉向場景,成為內容的載體;當樂園配套商業困于“食堂”定位,愛琴海繽紛里構建了“日常的樂園”——
這里“比樂園更豐盈,比城市更放松”。
或許在當下,“樂園”早已不再是某個空間實體,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日常和非日常之間,成為當代人生活的短暫轉角。
當真正從人的需求出發,去重構場景、內容與體驗時,樂園之外,亦是樂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