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資訊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財經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圖形化早晚專欄,為專注于全球市場的專業人士提供簡短、準確、全面的每日概覽。每天只需幾分鐘即可領先市場。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長期說明:本篇內容為早報,如需查看晚報、周末特輯及相關研究報告,請至知識星球內閱讀。
Headline
中國央行提前預告1.4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中國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強勁,占比再創新高
民企成外貿絕對主力,占比已接近六成
中國股權與債務成本倒掛,催生企業回購熱潮
國內增產致需求疲軟,中國煤炭進口銳減
中國鋼鐵出口頂住壓力,再創季度新高
美威脅對俄加征關稅,或波及關鍵資源
美國服務業消費放緩,可支配領域成拖累
美公司債降級規模超升級,信用質量亮紅燈
美國關稅威脅疊加債務擴張,德債收益率創新高
英國降息預期升溫,英鎊創下連跌紀錄
日本央行清空銀行股,市場關注ETF處置進展
不確定性加劇,市場看空日元情緒日益濃厚
新加坡迎來八年最大IPO,市場活力或重振
印度通脹降至多年新低,食品價格罕見下跌
阿根廷通脹持續放緩,同比漲幅創下階段新低
美對巴西加稅威脅,引爆橙汁期貨價格
中國
1.中國央行周一公告稱,將于7月15日開展1.4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包括8000億元3個月期和6000億元6個月期品種。這是繼6月5日和13日以來,央行第三次在月中公告此項操作(6月前慣例為月底統一披露)。這一從月底集中披露到事前單獨公告的轉變,預示著央行在其公開市場操作的節奏和信息披露方式上正尋求更高的靈活性與透明度,以更好地引導市場預期。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延續強勁勢頭,出口額達1.0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其占中國出口總值的比重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至60%,創下近年新高。其中,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過兩成,而以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12.7%。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3.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5年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7.3%,占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已接近六成,其作為外貿“主力軍”的地位持續鞏固。過去十年間,民營企業在中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總額中的占比均呈現持續、顯著的上升趨勢。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4.當前中國企業的股權成本與債務成本之間的差距已達到極端水平,這為企業通過發行廉價債務回購股票創造了強大的財務動機。中國企業的股權成本目前約為9.9%,而債務成本已降至2.3%的多年低位。高達7.6個百分點的懸殊利差,使得利用低息借貸來回購并注銷成本更高的股權成為一項極具吸引力的資本運作,這也是近期企業回購活動激增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來源:高盛(《奏響中國現金交響樂中的回報樂章》,)
5.美國制造業平均年薪約71,100美元,為中國13,000美元的五倍以上,同時中國在全球制造業價值鏈中的產出占比高達41%,遠超美國的13%。摩根士丹利指出,這種顯著的成本與供應鏈結構差異,疊加美國自身產能受限和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戰略考量,為縮小中美貿易順差設置了重大的現實障礙,生產回流美國在經濟上不具備可行性。
來源:摩根士丹利(《觀點:為什么人民幣不會走上1985-95年日元的道路》,)
6.受國內產量增加及工業需求疲軟的雙重影響,中國6月份煤炭進口量已降至2023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上半年總進口量同比下降11%。導致進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削弱了重工業的煤炭需求,而為保障能源安全,國內煤炭產量預計將增長5%并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擠壓了進口空間。此外,有報道稱部分口岸加強了對低質進口煤炭的審查,也對進口量構成了一定限制。
來源:Bloomberg
7.盡管面臨全球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壓力,中國第二季度成品鋼材出口量仍同比增長11%,達到3070萬噸,創下新的季度記錄。在國內房地產市場疲軟導致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鋼材出口商通過轉向未被加征關稅的產品類別、并積極開拓中東和東南亞等新市場,成功維持了出口流量。此外,今年前五個月半成品鋼材的出口量同比增幅超過300%。研究機構Kallanish Commodities Ltd.預計,中國全年鋼材總出口量或將達到1.25億噸,同比增長7%,顯示出他國貿易壁壘在遏制中國鋼鐵出口方面的作用有限。
來源:Bloomberg
8.萬科周一晚間發布業績預警,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股東的凈虧損將擴大至100億至120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虧損98.5億元。公司將虧損原因主要歸于房地產項目結算規模下降、毛利率低迷及新增資產減值計提。盡管業績承壓并為此致歉,但萬科同時強調其債務風險化解取得進展,上半年已償還164.9億元的公開債務,并稱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券到期。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美國
1.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若俄羅斯50天內不結束對烏的敵對行動,將對俄羅斯征收最高達100%的關稅。但是,今年前五個月,美國自俄羅斯進口總額僅為21億美元,盡管整體貿易額不大,但對特定戰略資源依賴顯著,關鍵商品包括核反應堆用的濃縮鈾和用于汽車催化轉化器的鈀金。其中,美國自俄進口濃縮鈾達5.96億美元,未鍛造鈀金進口額達5.02億美元。
來源:華爾街日報
2.盡管標普500指數自4月低點以來已大幅反彈25%并創下歷史新高,但其成分股中位數的價格仍較52周高點低10%以上。這種顯著的分化已導致市場廣度指標降至數十年來最窄的水平之一,也是自2023年以來的最低點。該機構認為,極度收窄的市場廣度預示著未來幾個月市場行情將截然不同,可能出現領漲股“回調”或落后股“追趕”的局面。
來源:高盛
3.將美國整體通脹拆分為持續性較強的“結構性”通脹和波動性較大的“周期性”通脹后,可以看到,“周期性”部分在近幾個月已再度出現明顯的回升勢頭。
來源:Simon White,Bloomberg
4.根據美國銀行的內部數據,此前支撐美國消費的服務業支出正出現放緩,其主要拖累來自可自由支配服務領域。具體來看,旅游和休閑支出的貢獻已轉為負值,盡管餐飲支出仍有正向貢獻,但已不足以抵消其他領域的下滑。
來源:美國銀行
5.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高等級公司債務有約940億美元被降級,超過了同期780億美元的升級規模,這是自2021年初以來,季度降級規模首次超過升級規模。這一信用質量惡化的跡象,與當前公司債券的高估值形成了矛盾。目前美國投資級債券的信用利差僅約0.8個百分點,遠低于約1.5個百分點的歷史平均水平。其他警示信號也在浮現,例如該季度淪為垃圾級的“墮落天使”債券規模(340億美元)遠超升級為投資級的“明日之星”(30億美元)。盡管許多投資者仍保持樂觀,但評級下調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正使企業信用面臨更大脆弱性。
來源:Bloomberg
6.根據費城聯儲銀行的數據,由零售商或品牌發行的自有品牌信用卡的平均利率在2025年第一季度升至31.15%,創下十余年來的歷史新高。與此同時,通用信用卡的平均利率為24.6%,這使得兩種類型信用卡之間的利率差距擴大至十年來最大。自有品牌信用卡通常授信標準更寬松,且常面向信用記錄較短的借款人,因此發卡機構通過提高利率來補償所承擔的更高信用風險。
來源:Bloomberg
7.美國家庭部門的杠桿率(負債與凈資產之比)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大幅攀升并觸及約24%的歷史高點后,經歷了長期的去杠桿過程。目前,該杠桿率已降至約12%的水平,不僅遠低于其長期趨勢線,處于上世紀70年代的低位。
來源:摩根大通
8.美國擁有學士學位的年輕(22-27歲)勞動者相對于未持同學歷同齡人的傳統就業優勢正在縮小。截至2025年4月,兩者之間的失業率差距已收窄至1.6個百分點,為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之一。這種趨同部分源于人工智能對部分白領崗位的沖擊,以及服務業等藍領崗位的勞動力市場趨緊。
來源:Axios
歐洲
受美國宣布將對歐盟商品征收30%關稅,以及德國自身財政支出擴大的雙重影響,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周一攀升3個基點至3.25%,創2023年以來新高。為給國防及基建領域的巨額支出融資,德國政府近期已將其借款計劃規模上調約20%,持續增加的債券供應對長端利率構成上行壓力。
來源:Bloomberg
英國
由于對英國央行將加大降息力度的預期升溫,英鎊兌美元周一跌至三周低點1.3452美元,創下自2023年7月以來最長的七日連跌。期權市場也反映出悲觀情緒,衡量看跌與看漲期權成本差異的一個月風險逆轉指標已跌至自今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來源:Bloomberg
亞太
1.日本央行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其持有的、早年為穩定金融體系而從商業銀行購入的股票頭寸已降至零。這標志著一項始于2002年、歷時近二十年的資產處置計劃正式結束,此舉被市場視為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的重要一步。隨著該計劃的完成,市場的焦點將轉向規模更為龐大的ETF持倉的未來處置問題。分析師指出,考慮到央行的ETF持倉規模是此前銀行股的15倍,且當前市場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開始出售ETF的可能性不大。
來源:Bloomberg
2.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上周五(7月11日)押注日元走弱的美元兌日元看漲期權交易量,已是看跌期權交易量的兩倍以上。這一倉位變化反映出,在日本參議院選舉臨近、以及美日貿易談判和美聯儲政策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交易員正為日元潛在的貶值風險做準備。野村證券指出,部分市場參與者的目標位是關鍵的200日移動均線(約149.71水平)。
來源:Bloomberg
3.由日本NTT支持的數據中心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NTT DC REIT周一在新加坡上市,首日股價上漲3%,為新加坡八年來最大規模的IPO成功拉開帷幕。此次IPO募資7.73億美元,并罕見地獲得了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作為基石投資者逾1億美元的支持。在新加坡IPO市場持續低迷,融資額遠落后于香港、印度等亞洲競爭對手的背景下,此次成功上市被市場視為重振其市場活力的關鍵信號。
來源:Bloomberg
新興/前沿市場
1.印度6月CPI同比增速降至2.1%,為2019年1月以來最低,低于市場預期的2.5%,也低于5月的2.82%。其中,食品價格(占CPI籃子比重約一半)同比下跌1.06%,為六年來首次同比下降,蔬菜大跌19%、豆類下滑11.76%、香料和肉魚類價格分別下降3.03%和1.62%。燃料與照明價格同比增速亦回落至2.55%。盡管通脹率已連續五個月低于印度儲備銀行4%的目標,但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央行在8月6日的下一次會議上仍將維持利率不變。未來是否會進一步降息將更多地取決于經濟增長前景,而非單純的通脹數據。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2.今年以來,外資已凈買入36億美元印尼政府債券,推動10年期印尼國債收益率自3月高點回落逾60個基點至6.6%。印尼央行今年已降息50個基點并暗示有進一步寬松空間。同時,盡管預算赤字占GDP比重料將擴大至2.8%,但政府計劃動用現金儲備以限制發債,為國債價格提供了支撐。
來源:Bloomberg
3.阿根廷6月CPI環比上漲1.6%,略高于5月的1.5%,但低于市場預期的1.9%;同比漲幅降至39.4%,為2021年3月以來最低,連續第12個月放緩。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4.巴勒斯坦6月CPI同比飆升至57.41%,為2024年12月以來新高。此次通脹激增主要受以色列軍事行動和通行受限影響,導致資源短缺。食品和非酒精飲料價格同比暴漲193.73%,而住房與公共事業漲幅則放緩至97.98%。酒精與煙草價格則同比下降35.38%。
來源:邊際Lab x FinGraph財經圖集
大宗商品和能源
1.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月度報告,屢次批評他國超產的沙特阿拉伯,6月將原油日產量大幅提高約70萬桶至980萬桶,超出了其在OPEC+協議中的配額約40萬桶/日。除沙特外,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也同樣超額生產。受供應過剩擔憂影響,油價自6月中旬以來已下跌約13%,IEA預計全球庫存在第四季度將以每日約200萬桶的速度累積。
來源:Bloomberg
2.受特朗普宣布將自下月起對巴西征收50%關稅影響,橙汁期貨價格自上周三以來已上漲約25%。此前,受颶風、黃龍病及果園被鏟除等影響,佛州產量長期低迷,推動橙汁價格連創新高;今年因佛州收成好于預期及巴西供應充足,價格曾有所回落。但巴西作為濃縮橙汁主要進口來源之一,新關稅威脅再度引發供應擔憂,帶動價格重新走高。
來源:華爾街日報
說明:本專欄所選取的任何信息均僅反映所列示機構或分析員的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和機構的投資建議,不能成為或被視為交易任何證券產品的邀請及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