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第二屆貴州科學城科技創新暨“四城”聯動交流周夏季系列活動之一,“數說成長·筑夢啟航”清華大學2023級貴州大數據工程碩士研究生專業實踐優秀項目成果匯報會在貴陽高新區舉行,來自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和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系的10余名老師,以及轄區大數據、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企業導師匯聚一堂共同為基地學子送行。
基地項目于2019年落地貴陽高新區,6年來清華大學先后派駐六批共計201名全日制工程碩士,深入60余家企業的科研一線,參與230余個產學研融合項目,為企業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而122場清華大學大數據公開課和大數據特色專題講座,更是讓近1000人次貴州企業負責人與技術骨干、清華學子,在云端、在現場與清華的學術光芒相遇。
匯報會當天,清華大學深數碩2023級學生周文萱,分析了有關電解鋁工業調度優化與系統集成的研究成果,她表示通過配鋁優化,可生產純度更高的鋁錠或附加值更高的鋁制品,每噸可增值1000元左右,對于產量50萬噸的鋁廠來說,年收益可最高提升2000萬元。
曹健博提出一種新型的事件流與RGB圖像協同重建框架,將模糊圖像提供的結構先驗與事件流提供的時序梯度在特征空間深度融合,不依賴顯式模糊建模,直接實現長曝光圖像的運動軌跡恢復,有效突破傳統方法中對成像過程建模不精確導致的失真問題。相較于傳統基于幀預測或運動估計的方法,該研究方法具備更強的建模靈活性與細節還原能力。
劉培杰以大模型模擬智能體的移動行為,成功發表《利用Token解碼特征優化推理機制》論文,開展基于大模型智能體的個性化系統評測,并使用大推理模型進行旅行調查的模擬應用。
郭澤林以大型特殊活動場景下的場館為背景,進行交通流量預測與分析,通過構建數據模型,最終實現交通預測效果提升38%,為交通監管部門等提供決策支持。
企業導師現場對各同學的研究成果進行點評,并予以祝賀。不少企業導師表示,清華大學學子專業知識積累豐富,將全球最新算法引入企業科技研發,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開拓企業研發思路,學生在深入企業一線過程中,也獲得更多實踐經驗,雙方實現合作共贏。
貴州漢圖數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志勇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基地企業導師,通過與清華大學學生持續進行科技攻關,不僅讓企業得到成長,自己更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一名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貴州招生點及貴陽創領工博之家也隨之落戶高新區。基地在協同育人、技術反哺、學術提升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環。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導航與控制研究所教授李清表示,基地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推動技術落地轉化”為目標,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來清華大學將繼續與各位企業導師攜手,培育更多“懂技術、通產業、能創新”的領軍人才,共同書寫大數據時代產教融合的新篇章。
活動現場還頒發了清華大學2023級企業導師聘書,清華大學2022級大數據(貴州)全日制工程碩士優秀畢業論文聯合指導教師榮譽證書,清華大學2023級優秀實踐項目研究生榮譽證書,以及清華大學2023級學生實踐企業優秀導師榮譽證書。
來源:貴陽高新區融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