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你需要付出格外強大的意志力,以及長達一年的堅持備考。
這期間你幾乎要放棄一切外交、一切娛樂,才有可能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而等考上入學后,卻有可能發現:讀研可能比考研還痛苦,畢業可能比錄取還難!
*圖源網絡
每個研究生畢業前都需要完成畢業論文,甚至部分專業還有期刊要求,真的太折磨人了!
但是!有院校宣布“碩士畢業不用再寫論文“?究竟是什么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01、研究生畢業怎么這么難?
近期,很多同學都收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即將在暑假后開啟研究生生活。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考上研后并不是一勞永逸了!學歷門檻“嚴進嚴出”已經成為常態。
考研難,但是讀研更難!錄取難,但是畢業更難!
考上研究生僅僅是第一步,更難的是后面讀研,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畢不了業,被學校退學!
這不,又有院校宣布清退部分研究生。
上海師范大學
2025年5月,經校、院兩級審核,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對4名超過學校規定的最長修業年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名單附后)作退學處理。
*圖源上海師范大學
東北大學
2025年5月,擬對部分超過學校規定期限未注冊而又未履行暫緩注冊手續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現將名單予以公示。
*圖源東北大學研究生院
延邊大學
根據《關于進一步明確研究生畢業暨學位授予申請年限的決定》及《延邊大學研究生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五條(一)規定,8名碩士研究生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因此予以退學處理。
*圖源延邊大學研究生院
安徽理工大學
經第86次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2024年校長辦公會第27次會議研究,決定對2名超過學校規定的最長修業年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名單附后)作退學處理。
*圖源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河南科技學院
2025年1月,河南科技學院擬對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9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圖源河南科技學院研究生院
總結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就是,沒有在規定時期內達到畢業要求,所以被強制退學。
那研究生最長學習年限是多長時間呢?
可以看到,江西理工大學的招生簡章里對此有明確說明:正常情況為3年,全日制最長為4年,非全日制最長為5年。
*圖源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而研究生的畢業要求一般是:
1、學業課程部分,修滿規定的學分。
2、完成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
3、發表一篇學術期刊、案例、會議論文(部分學校部分專業沒有這個設置)。
但具體到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不同導師,也會有他們自己的要求。比如有些導師對學術論文的質量有更高要求,就可能會讓大家讀研讀的比較“痛苦”。
02、取消畢業論文限制
都說論文是研究生畢業的一大難關,但最近,高校屆傳來令人驚喜的消息:碩士畢業,不一定非要寫論文啦!
這一變革讓不少同學看到了新希望,仿佛壓在心頭的巨石瞬間減輕了許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
“接受碩士研究生教育,通過規定的課程考核或修滿學分,完成專業實踐訓練,并通過實踐成果答辯,即可授予碩士學位。”
*圖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
這意味著,碩士學位論文,或許正從 “唯一通行證” 變成 “可選路徑” 之一。
這一改革措施,很多同學們都表示贊同
*圖源網絡
但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
*圖源網絡
但實際上,以實踐成果替代論文的畢業模式,并非降低了學術標準,而是將評價重心從理論輸出轉向了問題解決能力的實戰檢驗。
部分院校要求工程類碩士以企業技術攻關方案、核心產品設計或重大項目調研報告作為學位成果,這類成果需滿足 “解決行業實際問題”“具備技術創新性”“產生實質應用價值” 等硬性指標。
本質上是對碩博畢業生 “實踐創新能力” 的深度檢驗,絕非 “輕松畢業” 的捷徑。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國家對專碩教育的定位調整。
隨著社會對專業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專碩比例也在不斷提高。這些新政策很可能就是為了讓專碩培養更 “接地氣”,使學生獲得更多專業技能,畢業就能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
03、多校已經宣布實施
政策宣布實施后,在今年高校畢業論文答辯季,就有院校開始執行,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進行了兩場沒有碩士論文的碩士答辯會。
為加快推進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和分類評價機制改革,突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中石大依托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改革專項研究生選育了一批實踐成果申請學位示范項目。
*圖源網絡
其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并非個例,也不是最早宣布實施的院校。
早在21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發布《研究生申請學位學術成果認定標準及管理規定》,破除研究生申請學位發表論文的硬性指標要求,嚴格學位論文質量標準,強化過程管理,改進結果評價。
*圖源網絡
在政策背景下,其他高校也已經開始行動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于2025年率先突破工程類碩士培養的傳統邊界,掀起了一場以“實踐成果申請學位”為核心的范式革命。
天大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將學位授予標準與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破產業關鍵瓶頸的實踐創新能力緊密錨定。學生們不再困囿于書齋,而是直面工程一線的驚濤駭浪。
*圖源天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從2025年開始,華東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再只有“論文發表”這一條途徑,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的“實踐成果”也能等同于“論文發表”。
華東理工大學率先制定工程碩博士改革專項試點碩士學位論文成果實施細則,規定除了專題研究類論文這一傳統學位論文形式之外,工程類碩士生還可以以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報告、產品設計(作品創作)、方案設計等實踐成果形式申請碩士學位。
*圖源華東理工大學
看來以后研究生畢業只看論文,可能真的要成過去式了。
以前那種“閉門造車”寫論文的模式,對很多專業來說,可能真不如一個實實在在的項目、一個解決行業痛點的方案來得實在。畢竟,社會和企業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
而對于考研的同學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如果你擅長實踐操作,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未來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就可以重點關注那些采用新畢業模式的院校和專業。
這不僅能讓你在研究生階段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還能為你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高校改革越來越適應社會發展,也希望同學們保持一顆與時代共振的心,在不掉隊的同時,找到自己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