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扳三局逆轉美國,四場全勝殺進總決賽,中國女排這波操作說實話誰能不服氣,這場凌晨的硬仗,剛開始看著還真有點讓人想“擺爛,0:2落后、對面美國主力還雪藏了幾個,按理說中國女排全主力上陣理應穩一點,結果開局被連續沖擊,丟分速度快得讓人懷疑人生,吳夢潔、莊宇珊、龔翔宇這仨主力拼盡全力,硬是把比賽拖回來了,最終3:2絕殺美國隊,五局比分全程高能,打得球迷心跳都跟著起伏,單看數據,吳夢潔27分、莊宇珊18分、龔翔宇14分,合力砍下59分,妥妥的頂流表現,但問題也同樣赤裸裸地擺在眼前——副攻線,實在是有點拉胯
說實話,王媛媛和陳厚羽這倆副攻,真不是第一次在大場面掉鏈子了,這場比賽王媛媛只拿了4分,陳厚羽更慘只拿1分,替補王奧芊倒是上場后貢獻了7分,但整體副攻線依然是中國女排最大的短板,和主攻線的輸出比起來,副攻這塊就像是一個“次品拼圖,遇到強隊就容易原形畢露,這點不是球迷矯情,明眼人一看數據就明白,副攻線的存在感和發揮穩定性,和意大利、巴西這些頂級強隊相比差了不止一檔
回頭看分站賽,中國女排在阿靈頓站四戰全勝,先3:2多米尼加、3:1加拿大,提前兩輪進決賽,接著又3:2德國、3:2美國,連贏幾場,積分刷到353.35分,世界排名直接沖到第四,這成績放在奧運年絕對能吹,但細扒對手陣容和過程,其實場場都打得很艱難,尤其是面對美國這種雪藏主力的陣容,打到決勝局才分出勝負,換句話說,現在這支中國女排能贏,但贏得并不輕松,哪怕對手沒上全主力,也沒能一把拉開差距
總決賽分組出來后,爭議點直接來了,中國和意大利、美國、波蘭分在上半區,下半區巴西、日本、土耳其、德國,第一反應就是“運氣一般,四分之一決賽要硬剛波蘭,這對中國女排來說絕對不是好簽,尤其是回想上個月北京站1:3輸給波蘭,那場球中國隊打得明顯被對手牽著鼻子走,配合不默契、經驗不足、關鍵分把握不住,放到現在雖然磨合了12場,隊伍更成熟了,但波蘭也不是原地踏步,技術特點還是高舉高打、攻強于守,核心接應斯蒂夏克身高2米03,進攻威脅極大,面對這種高點強攻,考驗的就是中國女排的攔防和調整球能力
網上對中波之戰的討論直接對噴起來,有人樂觀喊60%勝算,有人擔心再次翻車,理性分析下,這場球其實五五開,誰贏都不算爆冷,支持中國女排的理由很直接——主攻線越來越穩,吳夢潔的進攻核心地位已經坐實,莊宇珊身高雖然只有1米84,但進攻手法多變,4號位拉開速度快,配合上龔翔宇老接應的經驗,進攻端有一定底氣,張籽萱這個小二傳的成長也肉眼可見,配合越來越默契,雖然偶爾腦子短路分配球不合理,但整體進步明顯,但短板同樣突出,副攻線一遇強隊就掉鏈子,和主攻線的火力形成鮮明對比,且一傳防線還沒到頂級水平,面對波蘭這種高點強攻,能不能頂住,對女排來說是生死考驗
提到斯蒂夏克,很多老球迷第一反應就是當年俄羅斯的加莫娃,同樣的高點強攻,同樣的進攻威脅,陳忠和帶隊時的策略其實也能套用到現在——到位球讓她打,攔不住就算了,反正要重點防她的不到位球、亂球,爭取在對方調整球上做文章,這種思路其實很實用,畢竟你很難指望副攻線去跟對方空中硬剛,但如果能在亂球、防守反擊上做文章,還是有機會出奇制勝的,畢竟中國女排向來擅長在困難局面里“抓機會,這也是傳統強隊的底蘊
再往后看,如果中國女排真能頂住壓力過波蘭,半決賽大概率要對上意大利,說句實話,意大利這支隊伍和中國女排完全不在一個梯隊,今年6月香港站0:3輸得沒脾氣,技術全面、高快結合、攔防一流,進攻核心埃格努簡直無解,扣球力量和大力跳發都堪比男運動員,副攻達內西、主攻塞拉也是世界級水平,中國女排不僅要拼技術,更要拼心理,不能一上場就“先怵三分,雖然郎平時代曾經用有效攔防和發球沖擊限制過埃格努,但這屆中國女排的深度和經驗,明顯還差一口氣
如果說闖進四強是現實目標,那進決賽的概率就只能說是“有希望但不大,網友普遍也認可這個結論,畢竟硬實力在那擺著,偶爾爆冷可以,但靠運氣走到底難度太大,球迷希望看到的是中國女排能頂住壓力,把能拿下的比賽拿下,哪怕最后止步四強,也算對得起全程的拼勁和成長,總歸一句話,這支中國女排有朝氣、有潛力,但還遠沒到世界頂流的穩定水平,副攻線要是再不補強,遇到意大利、巴西這種強隊,想爆冷真的難上加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