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政壇上演了一出“變臉大戲”。特朗普前腳剛在社交平臺放話,要對所有跟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加征10%關稅,后腳印度就慌了神。原本在金磚峰會上罕見投下贊成票的莫迪政府,轉頭就跟“去美元化”劃清界限,公開表態“無意挑戰美元地位”。這波操作,簡直把“墻頭草”三個字寫在了腦門上。
事情得從金磚峰會說起。這次峰會核心議題之一就是改革全球治理體系,推動本幣互換,說白了就是要削弱美元霸權。結果莫迪在聯合聲明上簽了字,特朗普立刻跳腳,直接祭出關稅大棒。可誰能想到,印度這個金磚創始國,在壓力面前秒慫,不僅主動切割,還反復強調“美印關系處于歷史最佳階段”。這跟巴西總統盧拉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人家直接回懟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印度為啥這么慫?說白了就是心存僥幸。莫迪政府覺得自己是“印太戰略”關鍵棋子,美國不會輕易動自己。這些年印度確實嘗到了甜頭,蘋果、富士康、三星等企業從中國搬到印度,帶來不少外資。可他們忘了,特朗普連日本、韓國這些鐵桿盟友都不放過。日本手握1.13萬億美元美債,給美國創造230萬個崗位,結果呢?石破茂直接硬剛:“關稅談判是賭上國家利益的戰斗。”印度能比日本還重要?
更諷刺的是,印度一邊討好美國,一邊被美國算計。特朗普施壓蘋果搬回美國,還威脅對印度加征關稅。要知道,美國財政赤字已經成了發展枷鎖,特朗普急需搞錢,連日本、韓國都能開刀,印度能幸免?去年大選特朗普就揚言要對金磚加征100%關稅,上個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還要求印度減少與金磚互動。這明擺著是在警告:誰敢動美元霸權,就收拾誰。
印度的猶豫,暴露了其戰略短視。他們把中國當競爭對手,凡是中國參與的多邊議題就躲躲閃閃,可美國主導的會議卻擠破頭參加。但他們忘了,特朗普連自己人都坑。日本作為美國最大海外投資國,最后還不是被關稅大棒砸得頭破血流?印度以為自己能例外,簡直天真。
再說特朗普,他不是第一次拿金磚說事了。去年大選就威脅對金磚加稅,這次又故伎重演。可他不知道,現在各國“去美元化”就是美國自己逼的。美國濫用制裁,導致越來越多國家尋求替代方案。金磚國家GDP按購買力平價已達77萬億美元,超過G7,這就是底氣。特朗普的四年任期或許能混過去,但美元霸權的衰落卻是不可逆的。
印度的退縮,不僅讓金磚國家心寒,也給其他國家敲響警鐘。在這場博弈中,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印度以為投靠美國就能自保,卻忘了在特朗普眼里,利益才是第一位。日本、韓國的例子擺在眼前,印度的結局恐怕也不會好到哪去。
這場關稅戰,本質上是美元霸權與多極化趨勢的較量。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或許能逞一時之快,但改變不了歷史潮流。金磚國家的“去美元化”,不是因為反美,而是為了擺脫美國制裁的枷鎖。印度的猶豫,只會讓自己在這場博弈中越來越被動,而美國的霸權行徑,最終只會加速美元的衰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