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次世代車研所》欄目 張俊
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猶如一個“脫口秀演員”,在演講中以自曝“家丑”的形式贏得喝彩。他直言奇瑞“膽子比較小,總是跟著別人干好事,也是跟著別人干壞事”。
奇瑞究竟干了哪些壞事?
《次世代車研所》欄目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奇瑞汽車確實在智駕宣傳、價格戰、內卷等方面做了不少尹同躍口中的“壞事”。比如在工信部管控智駕宣傳時,尹同躍卻在智界發布會上高調聲稱“智界就是智駕第一”;在中汽協和工信部倡導反內卷和無序價格戰時,奇瑞高管卻一邊表態反內卷,一邊加入價格戰;還有奇瑞高管直接公開詆毀競爭對手,稱對方產品是“爛車”。
由此來看,尹同躍所謂的“跟著別人干壞事”的說法,似乎很難讓外界信服。
“壞事1”:宣傳智駕,頂風作案
他在演講中提到,在智能化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奇瑞還是膽子比較小。“我們新技術也在積極開發,新技術上車也很膽小,宣傳上也不敢得罪誰。”
不過,《次世代車研所》欄目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就在今年4月的智界品牌之夜上,尹同躍的一句話讓外界十分震驚。
在談到智界的智駕時,他表示,“很多人說自己是智駕第一梯隊,我們有信心說我們就是第一,沒有梯隊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正值工信部管控智駕宣傳,尹同躍可謂是“頂風作案”。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當時組織了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會議,其中明確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
而此前在奇瑞品牌的智能化上,他也極其高調。
在2024年底舉行的2024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中,尹同躍就曾放出豪言:“明年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氣了!必須進入行業頭部。”
不過,奇瑞在智能化上進展并不那么順利。今年5月,奇瑞汽車宣布將旗下子公司雄獅科技、大卓智能與研發總院相關業務進行整合,統一成立 “奇瑞智能化中心”,名曰為打造高效協同的智能化 “作戰集團軍”。但外界認為,多個子公司和相關業務整合背后,還是奇瑞在智能化上團隊過于分散,進展不及預期。
“壞事2”:邊喊反內卷,邊打價格戰
今年5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倡議書,指出新能源汽車正引領汽車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十分重要,企業不應采取無序“價格戰”,應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工信部隨即也發聲,指出車企無序“價格戰”是“內卷式”競爭的典型表現,將加大整治力度,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對于反內卷,奇瑞自然也是積極表態。在6月初的2025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在演講中表示,奇瑞堅決反對惡意競爭。“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世界市場更是廣闊無垠,中國汽車一定要有更高的追求,向更廣闊、更具挑戰性的空間去發展。”李學用強調,中國汽車產業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內卷式競爭,而應著眼于長遠,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實現更大的突破。
但尷尬的是,就在奇瑞高管表態堅決反對惡意競爭的同時,奇瑞卻已經加入了新一輪的價格戰。5月底,奇瑞旗下四大品牌——奇瑞、星途、捷途、iCar,超30款車型全面開啟限時優惠補貼活動,車價最高可降5.5萬元,活動時間為5月27日—6月2日。其中瑞虎3x卓越版指導價為5.79萬元,補貼后限時售價3.49萬元起,可謂是將價格戰打到了極致。
就連表態反對惡意競爭的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也曾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中一度肯定價格戰和內卷。他表示,“不破不立,這幾年內卷,其實給中國品牌還帶來了很大的機會。”
他甚至強調,不打價格戰“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市場經濟行為。正因為所謂的“嚴重內卷”“價格戰”,從另一方面也幫助了中國品牌不斷崛起,是中國品牌在科技進步、成本優勢方面的價值體現。
“壞事3”:高管公開詆毀競對是“爛車”
今年5月,吉利銀河品牌首款中高級電混轎車—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隨后有網友關注到,奇瑞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姚飛在抖音“A9創始人版車主群”中評價吉利銀河星耀8時,采用了“爛車”“二排擠得很”“音響爛”等形容詞,引發網友以及吉利銀河星耀8車主的吐槽。
據悉,風云A9是奇瑞品牌旗下新能源產品,是奇瑞風云首款寬體C級長續航旗艦轎車,與吉利銀河星耀8也是直接的競爭對手。引發爭議后,姚飛解散了“A9創始人版車主群”,并且抖音賬號設置為私密。
但因為此事影響過于廣泛,奇瑞官方也不得不出面。奇瑞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學用在微博上表示,這種言論很不妥當,也是奇瑞明令禁止的,違反了奇瑞公司《關于嚴格執行公開發言和媒體采訪活動規范要求的通知》中第三條:“保持謙虛開放,不做拉踩對比。保持向友商、合作伙伴謙虛學習的態度。”我們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刻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停止其一切工作。
補助資金被核減超1.4億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關注的事。
近期,工信部發布《關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情況的公示》。《公示》顯示,多家車企在2016年—2020年實際獲得的補助資金均較申請金額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主要原因是申請補貼的車輛相關憑證不符合清算通知申報要求,或車輛未按有關要求上傳運行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奇瑞汽車等核減補貼金額超1.4億元,引發關注。
奇瑞汽車隨后發布聲明回應此事,聲明稱奇瑞汽車被核減原因中提到的“相關憑證不符合清算通知申報要求”,主要原因為此次審核中,要求銷售終端提供相關憑證作為新增補充材料。但在2016—2020年這批車輛銷售期間,當時的政策并未要求經銷商收集相關憑證。由于申報時間距離實際銷售已間隔5年以上,追溯終端憑證存在客觀困難。
奇瑞汽車稱在初審公示前,已如實上報了未收集到銷售終端收款憑證的車輛清單,沒有欺瞞行為。最終工信部公示時,這批已說明了情況的車輛確因“銷售終端收款憑證不符合要求”被核減,這屬于申報中的正常流程,沒有違規行為。
來源:新浪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