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反映,一家人在重慶洪崖洞游玩時,其侄女遭當地一名紅衣女子強行推銷拍照服務,拒絕后該女子便惡語相向,罵聲難聽。重慶市渝中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7月13日5時19分發布情況通報稱,相關單位已開展核查處置,并對此事給游客帶來的不佳體驗深表歉意。
重慶洪崖洞景區的這起“強拍風波”引發輿論嘩然,游客朱先生一家在游玩時,遭遇紅衣女子唐某強行推銷拍照服務,拒絕后竟遭惡語辱罵,甚至被搶奪手機要求刪除視頻。事件曝光后,官方迅速介入,對唐某處以罰款并列入景區“黑名單”。
然而,這并非孤例,近年來,類似“強買強賣”的旅游亂象在全國多地屢見不鮮,從海南三亞的“天價海鮮”到云南麗江的“強制購物”,再到如今的“強拉拍照”,部分景區商家似乎形成了一種“霸王硬上弓”的經營邏輯,不消費就別想走。這種惡劣的商業模式,不僅損害游客權益,更透支城市形象,是時候徹底整治了。
洪崖洞事件中,唐某的行為并非偶然。據朱先生描述,該女子先是拍打其侄女肩膀強行推銷,遭拒后立即翻臉辱罵,甚至揚言“搖人”阻攔游客離開。類似情況在網紅景區并不少見,部分旅拍人員長期霸占觀景位置,游客若想拍照,要么付費,要么被驅趕。
有的則軟硬兼施的推銷話術,從“專業攝影師”到“不拍就虧了”,再到“不消費別想走”,對游客是步步緊逼。有的甚至進行暴力威脅, 采取肢體沖突、言語恐嚇等手段,讓游客被迫就范。這種“強賣文化”的本質,是商家將游客視為“行走的錢包”,而非服務對象。當游客的拒絕權被剝奪,旅游體驗自然蕩然無存。
盡管多地文旅部門多次開展專項整治,但“強拉客”現象仍屢禁不止,原因有三:一是違法成本低;二是部分景區僅在輿論發酵后才“突擊檢查”,缺乏常態化監管機制;三是多數游客因行程緊張或怕麻煩選擇忍氣吞聲,助長了商家的囂張氣焰。要根治這一頑疾,必須提高違法成本,建立“一次違規,終身禁入”的行業黑名單制度,并確保執法不留死角。
洪崖洞作為年接待量超千萬人次的網紅地標,本應是重慶的“城市名片”,卻因強賣亂象屢遭詬病。真正的“長紅”景區,靠的不是強制消費,而是口碑與服務。
面對強賣行為,游客的沉默只會助長歪風。朱先生此次選擇曝光維權,值得肯定。社會應鼓勵游客維權,如遇強賣,立即錄像錄音,固定違法證據,勇敢地向景區管理方、文旅部門或警方舉報,而非妥協了事。而對于屢曝亂象的景區,游客可用腳投票,倒逼其整改。
洪崖洞事件給所有景區敲響警鐘,旅游業的核心是服務,而非強賣。若商家繼續把游客當“肥羊”宰割,最終損害的不僅是游客體驗,更是整個城市的文旅產業。重慶官方此次迅速回應并處罰涉事者,展現了整治決心,但更關鍵的是建立長效機制,讓“強賣服務”無處遁形。
真正的“網紅”景區,不該靠強制消費維系熱度,而應靠真誠服務贏得回頭客。唯有如此,才能讓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而非敗興而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