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通訊員 蔡曉紅 耿 爽 聶瑛琪
7月15日,高溫紅色預警繼續上線,熱浪襲人,早早上班的市民都是墨鏡、口罩、太陽帽“全副武裝”。但是在鄭州的大街小巷,有許多市政維護工人依然選擇堅守崗位,用手中的鐵鍬、磚刀、木槌等工具忙碌著為城市的暢通整潔而揮灑汗水。
當天早上,記者在金水路的道路維修現場看到,市政養護工人3人一組,冒著烈日對人行道松動道板進行修復,市政養護工人邊敲著木槌邊說:“人行道的日常養護,一定要細心、耐心,每一道工序都會影響道板鋪裝質量。”即便是在樹蔭下作業,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布滿了“鹽花”。修復后打掃完路面破碎石板后,又趕往下一處人行道待修復路面了。
在未來路上的市政維護工人正在對人行天橋四座電梯全面開展“防暑體檢”,防止高溫下設施設備“鬧情緒罷工”。為應對高溫,保障人行天橋電梯設施正常運行,市政維護人員對電梯的運行情況、安全裝置等一系列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異常情況后,維護人員為轉動的部位加潤滑油,保障人行天橋電梯的安全運行。
道路養護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溫度越高越有利于養護作業,因此夏季是瀝青養護的“黃金期”,該局市政事務中心主任王懷奇說道。近期,利用晴好天氣,緊抓夜間車流量低峰時段,對破損道路開展養護,對道路破損、坑洞等病害進行修復。
昨天晚上9點多了,地面蒸騰的熱浪依舊不減。剛攤鋪好的瀝青拌合料溫度高達140℃左右,養護人員在瀝青拌合料的層層熱氣中堅守崗位,全力以赴保障道路安全暢通。
井蓋如同鑲嵌在城市道路上的一顆顆“螺絲釘”,盡管微小,但不可或缺,井蓋的安全維護關系著市民的出行安全。“我們針對轄區內的井蓋進行專項整治,建立應急處置隊伍展開拉網式排查和整改,全力消除井蓋安全隱患,確保汛期市民的“腳下”安全。”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在花園路看見四名市政維護工人排查污水外溢情況。“每年雨季汛期,還要把轄區內所有的下水管道都檢查清掏一遍,清掏下水道工作容不得一點馬虎,稍有疏忽就會造成淤積。”該局相關負責人說道。如遇到大井擁堵時,他們就必須到污穢的井內下潛作業,一待就是一兩個小時,出來之后密封的蛙人服里濕淋淋的全是汗。
金水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溫天氣作業對市政工人來說確實不容易,為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我們對一線市政養護人員的作業時間進行了調整,盡量避免高溫時段露天作業,并利用夜間開展路面銑刨、攤鋪等作業,最大限度減少高溫中暑事件發生,保障一線工作者健康安全。同時向一線人員發放藿香正氣水、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時在高溫天氣進行戶外作業時,會充分觀察工人身體情況,極端天氣出現時,停止戶外作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