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養寵物的朋友們注意了,一則關系到每個鏟屎官的重要消息來了!近期,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草案,新修訂的內容從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針對寵物管理新增的處罰規定 , 要是違法出售、飼養烈性犬等危險動物,或者因為管理不當導致動物傷害他人,都可能面臨治安處罰,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被拘留。
當下國內城鎮的寵物(犬貓)數量已經超過 1.2 億只,養寵大軍日益壯大的同時,違規養犬、犬只傷人的事件也頻頻登上新聞。文明養犬這件事,早就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欄目之前也多次報道過相關案例,今天就通過幾個具體事例,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去年夏天,某市小區里發生了一起惡犬傷人事件。一位老人帶著剛上幼兒園的孫子在樓下散步,突然從單元樓里竄出一只沒拴繩的大型犬,對著孩子的小腿就咬了下去。孩子的哭聲和老人的呼救聲驚動了鄰居,大家合力把狗趕走時,孩子的腿上已經留下了幾道深深的傷口,光是縫合就用了二十多針。事后調查發現,這只狗屬于禁養的烈性犬,主人平時都是偷偷養在屋里,哪天沒看住才讓它跑了出來。雖然狗主人最終賠償了醫藥費,但孩子受到的驚嚇和腿上的疤痕,成了一輩子的陰影。
還有更讓人揪心的案例。去年冬天,某小區電梯里,一只未拴繩的寵物狗突然撲向抱著嬰兒的寶媽,寶媽為了保護孩子,胳膊被狗咬傷,嬰兒也被嚇得哇哇大哭。類似的事情并非個例,這些犬只傷人事件,給受害者的身體和心理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害。
這些年,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貓狗成了不少家庭的 “毛孩子”。依法依規養寵物,既是飼養人的權利,能滿足大家的情感需求,也是愛護動物的體現。可總有一部分飼養人缺乏責任意識,出門不拴繩、不清理寵物糞便、任由寵物吠叫擾民,甚至偷偷飼養禁養的烈性犬。這些行為不僅破壞了鄰里關系,更埋下了安全隱患,讓原本溫暖的養寵行為變了味。
最近在街頭采訪時,不少市民提到不文明養犬行為都滿是無奈。“我們單元樓有人養了只大狼狗,每天半夜叫個不停,家里老人根本睡不好覺。”“好幾次在公園散步,突然就有沒拴繩的狗沖到腳邊,嚇出一身冷汗。”“小區草坪上全是狗屎,孩子都不敢在上面跑。” 大家對這些行為深惡痛絕,也紛紛表示,早就盼著能有更嚴格的法律來管管了。
這次新修訂的治安管理處罰法,正是回應了社會的呼聲。以往遇到犬只傷人,往往只能通過民事賠償解決,威懾力不夠。現在明確了治安處罰措施,違法養犬不僅要賠錢,可能還得遭拘留,這無疑給養寵人士套上了一道 “緊箍咒”。
比如有人明知是禁養的烈性犬還執意飼養,一旦被發現,除了沒收犬只,還可能面臨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要是因為沒拴繩、沒戴嘴套等管理不當導致犬只傷人,哪怕傷情不重,也可能被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同樣會被拘留。
對于那些違規出售烈性犬的商家,也跑不了責任。新規明確對違法出售危險動物的行為進行處罰,從源頭遏制烈性犬流入普通家庭。
很多養寵人士覺得,自己的寵物溫順聽話,不會傷人。可現實是,動物的情緒難以預判,哪怕平時再乖巧,遇到突發情況也可能做出攻擊行為。去年就有新聞報道,一只平時溫順的寵物狗,因為被路人不小心踩了一腳,突然掙脫主人的牽引繩咬傷了對方。所以說,遵守規定不僅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寵物負責。
還有些人覺得 “法不責眾”,抱著僥幸心理不拴繩、養禁養犬。但從明年開始,這種想法可得改改了。各地已經在陸續完善寵物登記、免疫接種等配套措施,不少城市還上線了犬只電子芯片管理系統,一旦出現違規行為,很容易被追蹤到。
文明養犬從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關乎每個人的安全感。遛狗拴繩、及時清理糞便、不養禁養犬、不讓寵物擾民,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新法規的出臺,不是為了限制養寵,而是為了讓寵物和人類能更和諧地共處。
距離新規正式施行還有幾個月時間,各位養寵人士可得提前做好準備了。趕緊查查自家寵物是否屬于禁養品種,出門遛狗務必拴好牽引繩,定期給寵物接種疫苗、辦理登記手續。別等因為一時疏忽違反了規定,既受了處罰,又傷了鄰里感情,那可就太不值了。
希望從明年開始,在法律的約束和大家的自覺下,我們的社區里少一些犬只傷人的糾紛,多一些人與寵物和諧相處的溫暖畫面。畢竟,愛是責任,不是縱容,只有每個人都守規矩,才能讓養寵這件事真正成為快樂的源泉。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